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醉翁亭记

首页 艺术名人馆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 作者
  • 分类
    未分类
  • 创作年代

醉翁亭记 简介

28.6x53.5,纸本,墨书,轴,台北故宫博物院。释文: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犹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輙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𪨷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髪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林树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文徵明(1470-155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本名璧,字徵明,后以字行.亦字徵仲,号停云生、衡山居士.诗文、书画并佳.兼善各种书体,尤以小楷及行书最具个人特色. 本幅为文氏八十二岁所书,以极精秀的小楷抄录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在抄录原文后,以长跋叙明他仿王羲之风格作此小楷的个中原委.此作用笔多偏锋,锋芒外显,但结体紧密,用笔稳健精整,是其传世小楷之极品.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1007--1072)上疏论朋党,为范仲淹(989--1052)辩护,被人诬陷,贬谪为滁州(现在的安徽滁县)知州.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常到滁州西南的琅琊山漫游,山僧特地修筑一亭,供他饮酒小憩.此后欧阳修与友人常来此游玩,饮酒赋诗,命名为[醉翁亭],于庆历六年撰<醉翁亭记>.文章先介绍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四周的景观,描写山里早晚的景色和季节的变化,然后叙述滁州人游山的情形,及欧阳修与友人们宴乐的情形.最后藉著禽鸟、山林与客人的快乐,抒发愉悦满足的心情. 这篇文章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于同一年,同样是触景生情,范仲淹以[先忧后乐]为主旨,欧阳修则是暂且抛开国家大事,悠游于山水之乐中,可以看出北宋士大夫面临失意挫折时,各有不同的自处之道. 细看之下,文徵明这件书迹虽然说是要学<黄庭经>笔法,却显露出欧阳询(557--641)那种结体严密,笔画劲健的风格.<黄庭经>是魏晋时,流传于道士之间,论养生之道的经文.内容有两种,一般以外景经和内景经别之.传世刻本有[永和十二年山阴县写]者,为黄庭外景经,相传是王羲之所书.从南朝梁代以来,这件书迹经常在书法文献中提到,明代中叶书家对临习此经特别有兴趣.<黄庭经>刻本有不同系统,以书风论,可归为欧阳询、虞世南和褚遂良临本.欧临本如<越州石氏本>,文徵明父子所刻的<停云馆帖>两本中的第二本(不全本),即是根据<越州石氏本>翻刻的. 由此可以看出,文徵明是透过欧阳询再追溯王羲之的笔法. 十六世纪初正德中期,苏州前辈书画家逐渐凋零,文徵明继起,成为艺坛的领袖,嘉靖六年(1527)辞去四年短暂而不如意的公职,从北京回到苏州,从此专心于艺事,到晚年时无论书法与绘画都达到极高的造诣,在写这件<醉翁亭记>时,心情大概也和所景仰的欧阳修一样,寄以无尽的喜乐.(何传馨)余于梅韵堂。展玩右军黄庭经初刻。见其筋骨肉三者俱备。后人得其一忘其一。即唐初诸公。亲覩右军墨迹。尚不能得。何况今日。至其冰姿玉质。宛如飞天仙人。又如临波仙子。虽久为规抚。而杳不能至。近余且屏居梅韵斋中。案头日置黄庭经一本。展玩逾时。倦则啜茗数杯。否亦握卷引卧。再日颓然。如是者数月。而右军运笔之法。炙之愈出。味之愈永。几为执笔拟之。终日不成一字。近秋初气爽。偶检阅欧阳文公文集。爱其婉逸流媚。世传欧阳公得昌黎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之。苦心探赜。至忘寝食。遂以文章名冠天下。予輙有动于中。因倣右军作小楷数百余字。聊以寄意。敢云如凤凰台之于黄鹤楼也。时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年)七月二十四日。长洲文徵明书于玉磬山房。时年八十有二。文徵明印、衡山嘉庆御览之宝故宫书画录(卷二),第一册,页9-10

简介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