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于敏中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二)册

首页 艺术名人馆 于敏中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二)册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二)册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二)册 简介

译文: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下。

善男子。菩萨有四障法。应当觉知。何等四。

毁谤正法。秘悋惜法。怀增上慢。修无色定。

是为四。而说颂曰。

菩提心有四。说示名障碍。

菩萨应觉知。应数数远离。

毁诽于正法。多闻怀悋惜。

增上慢贡高。不善起禅定。

是故护正法。闻已广流布。

舍慢无贡高。远离不禅定。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所造速疾。何等四。

所作以智不以憍慢。

所有善根回向菩提不趣下乘。一切诸趣不生染著。

若生染著一向专为化于众生。昼夜三时常修三分。

灭过恶业未来不造。是为四。而说颂曰。

所造以智不以慢。回善上道非下乘。

慧者不信于诸有。发心为利诸众生。

昼日三时夜亦尔。三分悔过灭先恶。

不造众恶集诸恶。慧者如是集善业。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极好。何等四。

不自称誉。不轻于他。远离诸恶。舍除诸慢。是为四。

而说颂曰。

不自称誉不轻他。所造诸恶悔不作。

不生憍慢及慢慢。其心端直修善行。

善男子。菩萨有二法。端直速疾。何等二。

若有所问如实而答。先所见事无所覆藏。

是为二。而说颂曰。

如问而演说。不藏先所见。

宁舍于身命。终不说妄语。

正直于是法。是为贤善根。

彼得于质直。疾觉胜菩提。

善男子。菩萨有二法。无有谄伪。何等二。

虽多获利不欲叹德。不得利养不自称誉。

是为二。而说颂曰。

虽多获利养。不叹示己德。

大智所不欲。是不谄者得。

设不得利养。此是我本业。

不欲他有过。勿令彼业熟。

善男子。菩萨有二法。不望他报。何等二。

我应当利一切众生。非诸众生而利于我。

我当觉知而为菩提。是为二。而说颂曰。

我应利众生。我荷担彼等。

我求无为道。不观望他报。

我不求有为。我求无为道。

我摄护世间。不望报得道。

善男子。菩萨有二法。作于不作。何等二。

不知恩者而常供给。于知恩者作于重任。是为二。

而说颂曰。

不知恩众生。于彼不望报。

诸阴界入等。皆为作菩提。

善男子。菩萨有二法。是所应处。何等二。

常值诸佛。亦常值遇菩萨乘者。是为二。而说颂曰。

二种所应处。是处增名称。

得值诸如来。菩萨所识知。

善男子。菩萨有二。所不应修。何等二。

不与愿行声闻乘者而共同止。

不惊畏诸有独处宴默。是为二。而说颂曰。

不与修行者。而共同止住。

不惊畏诸趣。依止宴寂处。

善男子。是名初入如来密藏根本句也。

菩萨若入是初根本句。

是菩萨能成就如来秘密藏法。世尊。说入如来密藏初句法时。

六万众生及天与人。发于无上正真道心。

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五百比丘不受诸法。

永尽诸漏心得解脱。时此三千大千世界。

六种震动大光普照。人天妓乐不鼓自鸣。人天阿修罗等。

同声三唱作如是言。

其有众生得闻于是如来密藏法快得善利。

若有书写受持读诵如说修行。

是等众生皆当不失如是如来秘密藏法。

尔时无量志庄严王菩萨。

闻是如来密藏法已。即作是念。我今当以何等供具。

供养如来应供正遍觉。复作是念。外物易舍内事难舍。

我今当以自身奉供如来世尊。即升虚空。

而说偈言。

我今奉遍觉。以自身供养。

以此无上舍。愿令如导师。

财供二足尊。此事不为难。

云何为希有。所谓身供养。

我今供无等。自身奉遍眼。

为世人天供。如大智师子。

尔时无量志庄严王菩萨。

即便放身投如来上。当于尔时。以佛神力。未曾有华异华异色。

甚为鲜净极妙端严。散如来上。

是菩萨身又不坠地亦不现空。此诸华等至佛身上。

即复还涌住虚空中。成大华盖覆四天下。

是华盖中垂悬华贯出大光明。是光明中现妙莲华。

是莲华上有菩萨坐。如无量志庄严王。

是菩萨等从华台起。顶礼佛足同声请言。

唯愿世尊。说如来秘密藏法。无令断绝。

及护如来密藏眷属。

尔时大德摩诃迦叶。生希有心叹未曾有。

白言。世尊。是无量志庄严王菩萨。

以身庄严供养如来。以身供养于如来已。

现是菩萨诸庄严事。世尊。

愿令一切诸众生等得于如是庄严之身。愿使如来常寿住世。世尊。

我等今者快得大利。乃得见是善大丈夫闻其说法。

尔时佛告摩诃迦叶。

汝今见是无量志庄严王菩萨不。已见世尊。迦叶。是善男子。

于恒河沙等佛所。恒得咨请如是如来秘密藏法。

贤劫诸佛所。亦当请问如是如来秘密藏法。

尔时大德摩诃迦叶。复白佛言。善哉世尊。

惟愿敷演。说是如来秘密藏法。

如此菩萨所启请者。尔时世尊告大迦叶。

汝今善听如来密藏少许法分。何以故。若于一劫演说此法。

不可穷尽。迦叶白言。如是世尊。尔时迦叶。及诸大众。受教而听佛言。迦叶。于意云何。

汝谓我行菩萨道时。所舍手足头目耳鼻。

皮肉骨髄血及妻子。略说乃至一切财物。

处处逼恼于菩萨者。

是诸众生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及诸恶趣。何以故。本菩萨时志意净故。

及大誓愿净戒聚故。于诸众生大悲纯至及坚忍故。

以大慈故。大功德法故。

牢强精进定向大乘故。自心净故。大愿丰饶故。不喜自乐故。

其有众生触娆菩萨毁骂之者。

菩萨德故不堕恶道。迦叶。我今引喻以明斯义。迦叶。

犹如病人良医授药。而是病人毁骂是药及与良医。先毁骂已后乃服药。迦叶。汝意云何。

药以骂故不为药耶。病不除耶。不也世尊。虽复致骂。不失药势。而能除病。如是迦叶。

菩萨如彼药及良医。虽不恭敬种种触恼。

然是菩萨纯净志意无有缺减。迦叶。如大宝珠众德所成。

其性纯净除诸瑕秽。

若有人天毁骂是宝而不恭敬。迦叶。于意云何。

是大宝珠畏毁骂故失宝力耶。不也世尊。佛言。迦叶。

是净宝珠犹彼菩萨志意清净。一切众生虽不恭敬。

所有功德无有折减。迦叶。如大油灯。

假令人天而毁骂之。以毁骂故便暗冥耶。不也世尊。

佛言。迦叶。菩萨志意纯净如是。

虽复触恼不失其性。迦叶。

以是事故当知众生虽有触娆于菩萨者不堕恶道。何以故。

由是菩萨本愿净故所愿皆成。尔时大德摩诃迦叶白言。

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趣。若于如来起不善业。

是众生等亦复不畏堕于恶道。佛言。

如是迦叶。若有众生于大悲如来。

生信敬心解入进趣。若佛现在。若灭度后。若有奉施如来及塔。

若幢旛盖华鬘涂香及与末香。

若宝若衣及诸饮食。随于种种所有诸物。若取若食。

若自取若教取。迦叶。我说是人无有所犯。迦叶。

贫为最苦。不恭敬故。作劫夺故。无畏惧故。

不信敬故。不解业故。不虑报故。以贪求故。

难调伏故。贪瞋痴故。无惭愧故。凶横恶故。

不思如来有大慈悲。不信如来多利众生。

取如来塔物乃至一𫄧。若自取若使人取。

我说是人不名少犯。我不说彼不堕恶道。迦叶。

若有众生于如来物及佛塔物。若自取若教人取。

如来今者悉知是人。悉见是人当堕恶趣。

又以此缘当得断结。何以故。是人心行为佛护故。迦叶。

若于如来若如来塔。生心缘念。

乃至起于少许悔心。迦叶。是众生心自当改悔。

以缘如来生悔心故。背弃生死一劫之罪。

结使微缓。迦叶。假有人天坠堕于地。

堕大地已还依大地而得起住。如是迦叶。

是众生等于如来所。生不善故堕在恶道。

堕恶道已还缘如来速得出离。云何名为缘于如来。

于如来所生慇重心。尔时大德迦叶白言。世尊。

是人以是恶贼之心。若能生心缘念如来。尚得大利。

况净心者。

佛言。迦叶。如汝所言。

若有众生起念如来思忆如来观缘如来。

是等一切悉皆当得涅槃果证。大德迦叶白言。世尊。

如我解知佛所说义。宁于如来起不善业。

非于外道邪见者所施作供养。何以故。

若如来所起不善业当有悔心。究竟必得至于涅槃。

随外道见当堕地狱饿鬼畜生。

佛言。迦叶。如汝所言。迦叶。

设有人天骂赤栴檀。以手椎打速撩弃地。迦叶。于意云何。

如是人者有何等香。迦叶白言。

而是人者有栴檀香。如是迦叶。

若有众生眼见耳闻及口宣说于如来者。当知是人有解脱香。迦叶。

有人执于抱粪污己。

以诸妓乐一切众华而供养之。如是人者有何等香。迦叶白言。世尊。

是人唯有粪秽臭恶。如是迦叶。

其有亲近恭敬供养诸外道者。当知是人亦复如是。

有诸见畏地狱畜生饿鬼等畏。迦叶。若善男子善女人。

信于如来有大慈悲。慇重敬信除慢不憍。

无有贪瞋及与愚痴。意志决定解知业报。

质直无谄无有幻伪。于如来所得净信心。

诸根无贪无有谄曲。志意不坏净信成就。

信佛大悲多利众生。信佛本行信于如来。

不舍一切诸众生等。有如是心有如是意。

设乏于食病药所须。未得道果未入正位。

若得所须能得道果入于正位。若其不得饥渴羸劣。

不能修善不得道果。

是人若取如来佛物衣服食饮病药所须自服食之。迦叶。我不说是有恶道果。

迦叶。是名如来秘密藏法。

应当密持善好守护。不应在彼见著者前开示演说。

勿令是人重增所见。

迦叶。云何为解。谓解如来说一切法。

云何为缚。迦叶。所言缚者所谓贪著。云何为解。

谓不贪著不分别二。迦叶。我今不说是无著者。

名之为犯。何以故。迦叶。羸劣烦恼从虚妄生。

迦叶。若其不实不以生故。名之为实。迦叶。

我今引喻为示不实妄想事故。迦叶。

犹如人天持芥子火吹令增长。渐烧诸物成大火聚。

如是迦叶。愚小凡夫起少不正思惟想念。

坚著诸见随所妄想。随是诸处增长结使。迦叶。

若有火聚如须弥山无有所依。迦叶。于意云何。

如是火者。为当增长。为当渐灭。迦叶白言。

是火当灭。更不增长。佛言。迦叶。

不实妄想诸烦恼等。若更不起。若更不著。更不妄想。

更不喜乐。更不分别。此当渐灭而不增长。迦叶。

以是事故。

应当解知羸劣不实妄想烦恼是不真实。迦叶。犹如有人至毒家舍。

竟不服毒自生惊怖。受大苦痛发声大呼。我今遇毒。

我今遇毒。有义良医持不实药。

令是病人除不实病得离众苦。迦叶。于意云何。

若是良医持于实药与是人者。是人活不。

不也世尊。是人实不服食于毒自生毒想。

须不实药以疗治之。佛言。如是迦叶。

诸小凡夫为于不实烦恼所恼。是故如来说不实法。

尔时迦叶白言。世尊。如来说法不真实耶。

佛言。迦叶。汝所解说。为是真实。为不真实。

迦叶白言。我所解说无有真实。何以故。

世尊。所有贪欲以不净对。瞋恚慈对。

痴因缘对。世尊。若不净是实。

则不能除不实贪欲。亦非贪欲生不净观。若慈是实。即不能除不实瞋恚。亦非瞋恚。生于慈观。

若愚痴是实。起愚痴已非因缘对。亦非因缘能除愚痴。

是故世尊。一切结使及断结法。

二俱不实无物无定无有成就。是故不实诸烦恼等。

习近不实便得除去。世尊。结使无去。何以故。

若有除去则为有去。若已有去则便有来。是故世尊。

一切结使无去无来。

是故知诸一切有为无来无去。名离烦恼。佛言。迦叶。此如来密藏。

说一切法本性清净。尔时大德摩诃迦叶白言。

世尊。是十恶道如佛所说。其性无垢本性净耶。

佛言。如是如是。迦叶。何以故。

无有自在而犯于杀。无可亲信而犯于盗。

非无主无护而犯邪婬。非为护他而犯妄语。

非为调伏而犯恶口。非为破坏外道邪增而犯两舌。

无随应器而犯绮语。无麁恶教而犯瞋恚。

无有希望增上善根名之贪。

无有将护自在者意少不正言而犯邪见。迦叶。

是十恶道若不坚著。我不说彼名之有过。迦叶。

是十恶道若不坚著。名为不犯。如是迦叶。

一切烦恼若不坚著。我说无犯。迦叶。诸不著者。名曰离见。

迦叶白言。世尊。十恶业道何者最重。佛言。

迦叶。是十恶业道。杀及邪见。名为最重。迦叶。

随在在处诸恶不善。若不坚住。若不坚执。

若不坚著。一切我说名为不犯。迦叶。若少不善。

若其坚住坚执坚著。一切我说名之为犯。迦叶。

五无间罪。若不坚住坚执坚著生于见者。

我不说彼名曰为犯。况复余小不善业道。迦叶。

我不以不善法而得菩提。

亦不以善法而得菩提。迦叶。若以不善得于菩提。

诸小凡夫亦得菩提。若以善法得菩提者。

一切被烧草木丛林应还生长。迦叶。我今问汝。

如来云何得于菩提。迦叶白言。佛是法本。世尊是眼。

世尊是依。如世尊说当共奉行。佛言。迦叶。

解知烦恼从因缘生。名得菩提。迦叶。

云何为解知从因缘所生烦恼。

解知是无自性起法是无生法。如是解知名得菩提。迦叶。

但假名字名得菩提。而是菩提不以文字言说而得。

若无文字。无言无说。无得菩提。是第一义。迦叶。

如汝所问。十恶业道何者为重。迦叶。

如人有父得缘觉道。子断父命名杀中重。

夺三宝物名盗中重。若复有人。其母出家得罗汉道。

共为不净是婬中重。若以不实谤毁如来。

是妄语中重。若两舌语坏贤圣僧。是两舌中重。

若骂圣人是恶口中重。言说坏乱求法之人。

是绮语中重。若五逆初业。是瞋恚中重。

若欲劫夺持净戒人物。是贪中重。邪见中重。谓之边见。

迦叶。此十恶道。是为最重。迦叶。

如来知是十恶业是为最重。迦叶。若有一人具是十恶。

迦叶。是恶众生。若解知如来说因缘法。

是中无有众生寿命。无人无丈夫。无我无年少。

无作业者。无受者起者。无知者见者。无福伽罗。

无生无灭无行。是为尽法。无染无著。无善不善。

本性清净。一切诸法本性常净解知信入。

迦叶。我不说彼趣向恶道。无恶道果。何以故。

迦叶。法无积聚。法无集无恼。迦叶。

一切诸法生灭不住。因缘和合而得生起。起已还灭。迦叶。

若心生灭一切结使亦生已灭。

若如是解无犯犯处。迦叶。若犯有住无有是处。迦叶。

如百千岁极大暗室不然灯明。

是极暗室无门窓牖。乃至无有如针鼻孔。

日月珠火所有光明无能得入。迦叶。若暗室中然火灯明。

是暗颇能作如是说我百千岁住。今不应去。

迦叶白言。不也世尊。当然灯时是暗已去。

佛言。如是迦叶。百千万劫所造业障。

信如来语解知缘法。修观察行修于定慧。

观无我无命无人无丈夫等。

我说是人名为无犯无处无集。迦叶。以是事故。当知羸劣诸烦恼等。

智慧灯照势不能住。

迦叶。是说如来密藏住处无上。

大师子吼转净法轮。天人魔梵所不能转。迦叶。

若有众生信是如来秘密藏法。如是受持如是观察。

彼当如是大师子吼。是时大德阿难白言。世尊。

是无量志庄严王菩萨。自以其身供养如来。

当以何身觉菩提道。时华台中诸菩萨等。

问阿难言。于意云何。可以身觉于菩提耶。阿难。

勿作斯观。当以身心觉于菩提。阿难报言。

诸善丈夫。若非身心觉于菩提。

当用何等而觉菩提。诸菩萨言。大德阿难。

身之实性是菩提实性。菩提实性是心实性。

心之实性即是一切法之实性。觉是一切诸实性故。名觉菩提。

时诸华台所有菩萨。顶礼佛足说如是言。

世尊。我等若至此大地时。

是无量志庄严王菩萨。乃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时阿难白言。世尊。是诸华台众菩萨等。

几时当至于此大地。

佛告阿难。

是诸菩萨于下方界分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咨受请问于是如来秘密藏法。

闻已解义。阿难白言。世尊。

是无量志庄严王菩萨。几时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阿难。是贤劫中千佛已出当出。阿难。

最后如来号名卢志。阿难。卢志如来应正遍觉。

诸声闻众多先诸佛所有声闻僧。阿难。

是卢志如来乃当授是无量志庄严王菩萨无上道记云。无量志庄严王菩萨。过九十八劫。

当得成佛号庄严王。亦于是界得无上道。

是庄严王如来。坐此地时。

是华台中诸菩萨等尔乃至地。复当闻此如来密藏法。阿难。

尔时是庄严王如来世界。名作无量功德庄严。阿难。

一切欲界诸天宫殿等。彼庄严王佛国土中。

一宝台耳。是娑婆界。尔时当名妙好色土。阿难。

庄严王如来寿命百劫。

佛灭度后正法住世满足十劫。纯菩萨僧。说是庄严王如来记已。

佛上华盖便没不现。

无量志庄严王菩萨现佛前住。是时阿难白言。世尊。

护持此法令得久住。于阎浮提增广流布。

令善丈夫能持如来密藏法者。成满功德手得是法。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假令四大变易其性。

终不令是善丈夫等。不闻是法而取命终。阿难。

若有书写受持读诵。当知是人即是如来所持。阿难。

若有人能右手执持恒沙佛界满中七宝。

左手复持恒沙世界满中七宝。

若昼三时夜三时持用布施。是人不懈经恒沙劫。阿难。

是布施德。若有书写受持读诵是经典者。

所得功德复过于是。是故阿难。汝今受持读诵是经。

令诸法器普得闻知。

是诸人等则为受持如来秘密藏法。佛说此经已。

无量志庄严王菩萨。大德阿难。大德迦叶。一切大众。

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下。臣于敏中敬书。 (台北故宫)

于敏中 简介

  • 于敏中
    清代官员

    于敏中(1714年—1780年1月14日),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山西学政于汉翔之孙。宣平知县于树范之子。清朝重臣,出身簪缨世家。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一甲一名进士(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领班军机大臣(首席军机大臣)

    ,在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对同在军机处的和珅极度反感。其书法风格近于董其昌,奉旨敕书《华严经》宝塔。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诏议开馆校书,初刘统勋反对,于敏中主力开馆。四库全书馆开,于敏中为正总裁。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1780年1月14日)去世,时年66岁,追谥为文襄。入祀贤良祠,乾隆五十一年(1786),因疑似牵涉到甘肃监粮冒赈之案被撤出贤良祠。于敏中著有《浙程备览》《临清纪略》等。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