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尺寸:
册(蝴蝶装) 本幅一:27.5x38.8,本幅二:27.5x48.2,后副叶一:27.3x42,后副叶二:27.5x50.4,后副叶三:27.5x26.7,后副叶四:27.2x54.4,后副叶五:27.4x51.3,后副叶六:27.4x49.4,全幅:40.7x69款识题跋:
题跋: 后副叶钱良右题跋: 今人观赵承旨书。但见其晚笔纵逸为胜。殊不知妙年应规入矩。有如此帖者。不由规矩而纵逸。是犹疾行无善步也。识者试与评之。至治二年九月廿五日。后学钱良右敬题。
印记:钱翼之氏
后副叶李皓题跋: 松雪老人书法。在中年时一笔不苟。怡怡然得天趣。此唯识者能知之。泰定元年八月廿日。陇西李皓见于吴氏文房。
印记:子粲书印
后副叶丁应荣题跋: 神品人材一子昂。晋唐翰墨汉文章。纷纭儿辈经论议。白壁黄金未足当。丁应荣。
印记:济阳书生
后副叶张渊题跋: 杜少陵云。斯人已云亡。草圣固难得。及兹烦见示。满目动凄侧。斯言尽之。载阅此卷。令人悼痛不能已已。后学张渊。
印记:张渊之印、张氏清夫
后副叶王礼实题跋: 吴兴松雪公。名高当代。而书法之妙。盖牢笼今古。出入羲献也。此二帖虽盛年所书。然其轻清流丽之画。得超迈入神之变。有非后人所可及者。淳卿宝之毋?贝贝心?。泰定五年三月一日。梁溪生王礼实观。
印记:绣佛斋、王礼实印、安节读易室
后副叶张逊题跋: 铁锁银句到者稀。沤波亭上墨如飞。后人何处求书法。华表千年待鹤归。南阳张逊。
印记:乐全、张逊
后副叶郑元祐题跋: 余不溪边釆白苹。铁网珊瑚寸寸珍。天上玉楼盛不住。虹光夜夜贯星辰。遂昌郑元祐。
后副叶李升题跋: 自晋唐以来法帖。其事率皆慰问通叙。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百态横生。使人骤见惊绝。除而视之。其意度愈无穷。故后世传之。往往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人。今观松雪仙人与兄窗判簿手帖。宛有古意。秾纤刚柔。皆与人意会。真希世之珍。又非独传玩而已也。淳卿其善保之。泰定元年九月九日。陇西李升书于静寄东轩。
印记:李升印、子云书印、理官氏印
后副叶嗣益题跋: 书中苦说侯除官。客舍幽州六月寒。近接阿彪归后信。妇翁强健县君安。吴僧嗣益。
印记:益以道
后副叶丘宗题跋: 松雪先生翰墨之妙。名贯一代。其下笔之势。出规入矩。洒落超逸。非钟王不足与议也。至其晚年笔力。犹为妙绝。金石所刻。后学之士多所师法。今观此二帖。前人流风余韵。典型具存。不觉起敬。吴门丘宗。
后副叶卢熊题跋: 书法自唐颜柳以来。多尚筋力。而乏于风韵。然务筋力者则失于狂趮。喜风韵者则过于?媚。求其兼善而适中者亦难矣。至宋李建中蔡君谟辈。追踪六朝。见称于时论者。犹谓未能尽善。本朝赵魏公识趣高远。跨越古人。根柢钟王而出入晋唐。不为近代习尚所窘束。海内书法为之一变。后进咸宗师之。或缄之箧笋。或传之金石。不能悉数也。此二帖规摹羲献。其第一帖绝与圣教序相类。非有墨池笔?之功者。岂易及此。披翫叹伏。因识其后。至正二十五年秋七月既望。卢熊书。
印记:卢熊、卢公武
后副叶陆友题跋: 吴兴公字画之妙。不待赞咏而知也。是帖盖在兵部时所与江南故人者。王谢沓拖风气。不可复作。抚卷为之太息。吴郡陆友记。
印记:陆友私印
后副叶梁子寅题跋: 李西台书名重一时。而东坡乃谓虽可爱终可鄙。虽可鄙终不可弃。吾尝妄意借为子昂方寸大字之目。闻者瞿然。固难为浅见寡闻者(点去)道也。至其尺牍挥洒弈弈。有晋人一种风气。亦不可掩。且岂易及哉。未能上下古今书画之变。而窥其妙。遂欲出意品题。恐不免内纷纭儿辈之侮也。泰定甲子季秋。蜀梁子寅书。
印记:子寅
后副叶文征明题跋: 右赵魏公与丈人节干月窗判簿二帖。节干即公舅氏管公直夫。月囱不知何人。当亦是管姻家。跋者十有三人。陆友仁谓兵部时书。按帖意以除授未定。欲遣二姐归侍。二姐管夫人仲姬也。公以至元丙戌入京。除兵部郎中。后二年始以夫人北上。不应先有是语。或是元贞元年。自济南赴史馆时。而公是岁竟归吴兴。意者未归时所遣。不可知也。二帖行笔秀润。与他书殊不类。他书(点去)是蚤年学思陵书如此。其署名犹循宋习。或谓出圣教序者非也。管公无子。公奉之甚至。既?建孝思道院以主其祀。亦厚矣哉。沈润卿氏藏魏公书甚富。疑此帖有异。特以相示。余为考订岁月。定为史馆时书。甲子衡山文壁。
印记:横山
钤印:
收传印: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关内侯印,部曲将印,军假侯印,李尊,林赫信印,碓戎私印,王敞私印,中山王宝,王□昌,彦质,沌卿,有所思,畋□子(重一),周氏于舜,鳯来,冰馨阁印,□官私印,檇李李氏鹤梦轩珍藏记(重一),王掞之印,王掞之印(朱文),颛庵,颛庵真赏,西田居士,王藻儒收藏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