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柳公权
清人兰亭八柱帖(震)册

首页 艺术名人馆 柳公权 清人兰亭八柱帖(震)册

清人兰亭八柱帖(震)册

清人兰亭八柱帖(震)册 简介

29.8x34.2,纸本,,页,台北故宫博物院。本幅: 偶看褉帖戏鸿堂。惜漫漶教阙补旁。将谓佳谈艺苑擅。谁知真本石渠藏。却疑有柳何无董。所喜因羊翻得王。虞褚冯邻唐四绝。娱清暇足傲香光。己亥暮春月上澣御题。; 本幅: 邢天宠借览; 本幅: 祥符八年乙卯岁。季夏月十日。杨希甫。; 本幅: (小字注。治平元年甲辰岁。夏六月乙未朔十二日丙午晒过。在陈州项城县吉义寺天王院内寄寓。待庆𫄙何廓来。年五月阙。)嘉祐四年岁次己亥。夏六月癸亥朔初五日丁卯晒过。时在蔡州淮安门里街北。监酒使臣廨署内寄寓。虢郡日益习之。谨志。(小字注。嘉祐五年庚子岁。八月丁巳朔初五日辛酉晒过。在汝南句秘校宗盛宅寄寓。待陈州项城令姚辟来。年三月阙。)蒲阳蔡襄题。; 本幅: 晋人宗尚玄远。言皆旷淡。唐室书法未坠。笔力遒逸。咸可观焉。宣和甲辰季秋六日。平舆邑丞雒阳李处益。; 本幅: 缑岭孙大年。三槐王易。政和四年七月廿日同观。; 本幅: 魏正始中。务谈玄胜。及晋度江尤宗理佛。故郭景纯始合道家之言而韵之。孙兴公许玄度辈转相祖尚。又加以三世之辞。而诗骚之体尽矣。今山阴修禊。诸贤诗体正尔。然皆寄尚萧远。轶迹尘外。使人怀想深。顷见晋人一帖。云三日临水。诗文既佳兴趣高。览之增诸怀年少作。亦各有心。正谓此诗也。是时预集者四十有一人。今诗存者廿六人而已。此卷唐谏议大夫柳公权书。故自不凡。当为希世珍藏也。政和元年十一月戊寅。承议郎行秘书省校书郎。臣黄伯思拜观。; 本幅: 时明昌二年七月四日。宋适题。; 本幅: 岁壬戌夏四月六日。澹游老人王万庆题于潜玉堂。; 本幅: 永和一叙笔神绝。遗刻居然走千古。兴公文是掷地声。安石诗为碎金语。群贤尔时气争王。那应零落同尘土。绢素风神出豪鸷。栁家新様畴能覩。锋距宁登由也堂。委蛇耻效邯郸歩。呜呼。开元以远骨格变。诚悬亦是书中虎。不辞倾槖为买将。欲傍墨池追定武。君不见鲁男子矻矻可畏哉。自云善学君之祖。 自禊叙出右军笔。玉匣兰亭龙孙定武外。石刻何啻百千本。而孙兴公文及诸贤诗寥寥无传者。独栁诚悬少师尝一录之。见宣和书谱栁法遒媚劲健。与颜司徒媲美。书家谓惊鸿避弋饥鹰下鞲不足喻其鸷急。去山阴室虽远。大要能师神而离迹者也。余从顾氏所骤见之。怳然若未识。久看愈妙。因损一岁奉获之。仍为歌志于后。吴郡王世贞谨书。; 本幅: 公此书乍看之。亦似有一二俗笔。而久之则俗者入(小字注。眼作)妩矣。殆似髭圣之视羊鼻翁也。锋劲处真纯钩铎矟。游丝细笔亦似铁铸。中间一二行小楷以无意发之。绝得晋人心印耳。跋尾杨少师有书名乃不能佳。宋适无书名乃致佳。此亦不可晓也。沧浪莆田海岳无垢及长睿校书。皆宋之谙八法者皆有跋。澹游老人王万庆庭筠儿也。明昌金章宗年号。然则此卷盖入北矣。万历改元初秋。书于九江道中舟行如画。世贞。; 本幅: 栁少师书兴公后序及诸贤诗。而不书禊帖。政自不敢与逸少抗衡耳。然此书每于险中生态。枯润纤秾掩暎相发。岂后世所能髣髴者耶。夫以晋人霏霏玄著之谈。又得公书。辄成兼美。譬诸燕赵绝代快歌阳阿。使人心愉目摄。不能自制耳。甲戌仲秋之望。云间莫是龙得观于长安客舎。因识年月。; 本幅: 栁诚悬行草。郁勃顿挫似颜鲁公。而干浓毕备。略无妍媚之态。于此卷见之。; 本幅: 唐人真迹世不多见。矧诚悬为书家巨工者哉。览此卷不独似山隂道上行。亦可想见笔谏风度矣。丁丑夏与钱山人谷。暨仲氏献翼同观识此。长洲张凤翼。; 本幅: 栁太师自长庆间拜侍书学士。以笔谏显名。迨事文宗有诤臣风。平生博贯经术。书法结体劲媚。帝一日召与联句赏其词情具美。命题于殿壁。叹曰。钟王无以尚也。当时大臣家碑志。非其笔人以子孙为不孝。外夷入贡者。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栁书。尝书京兆西明寺金刚经。有钟王欧虞褚陆诸家法。自为得意。史称之者如此。今观所录兰亭诸贤诗及后序。入宣和御府收藏。六玺灿烂。宋名人俱有题识。弇州公备极推许。系以长歌。董文敏刻之鸿堂帖中。其为墨池瓌寳。信不诬矣。谛审其骨格。遒劲中含姿态。楷书数行。与度人经一律。自是栁家新样。至所云钟王欧虞褚陆诸家法。殆未可于笔墨蹊径间。得其髣髴。始知古人妙处在师神而离迹。故自目一家。近代学书者流。愈似而愈嫩。去古人愈远。请以栁书为求度金针可也。康熙五十七年冬十月廿二日。横云山人王鸿绪。题于长安邸舍。时年七十有四。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重一),避暑山庄;

柳公权 简介

  • 柳公权
    唐代书法家,诗人

    (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
    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全唐诗外编》均存其诗。
    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状元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夏州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人物生平少有才学
    大历十三年(778年),柳公权出生。他的祖父柳正礼,曾任邠州士曹参军;父亲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其兄为中唐名臣柳公绰。柳公权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辞赋。
    元和三年(808年),柳公权参加科举,以状元及第。初仕为秘书省校书郎。楚州刺史李听升任夏绥银宥节度使时,柳公权进入其幕府,任掌书记。
    三朝侍书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宪宗暴崩,由唐穆宗李恒即位,柳公权进京回奏政事,穆宗召见,对他说:“朕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笔迹,想见你很久了。”就升任他为右拾遗,补翰林学士,后又升为右补阙、司封员外郎。柳公权历事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都在宫中担任侍书之职。他的哥哥柳公绰在太原任职,写信给宰相李宗闵说:“我的弟弟苦心钻研文章书法,先朝只任他为侍书,这种职务,和占卜小吏没有什么区别,我也以此为耻,请给他调换一个闲散职位。”于是升任尚书右司郎中,又转为司封郎中、兵部郎中、弘文馆学士。文宗思念他,又召他为侍书,升任谏议大夫。不久又改为中书舍人,充任翰林书诏学士。每次在浴堂回答文宗的提问,常常是蜡烛烧完了,而谈兴正浓,不肯花工夫去取蜡烛,宫中婢女便用蜡油谌纸来照明。
    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见六位学士,文宗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便举起自己的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学士们都纷纷颂扬文宗的节俭品德,只有柳公权闭口不说话,文宗留下他,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柳公权回答说:“君主的大节,应该注意起用贤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佞臣,听取忠言劝戒,分明赏罚。至于穿洗过的衣服,那只不过是小节,无足轻重。”当时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浑身发抖,但柳公权却理直气壮。文宗对他说:“我深知你这个舍人之官不应降为谏议,但因你有谏臣风度,那就任你为谏议大夫吧。”第二天,文宗便下旨授柳公权为谏议大夫兼知制诰,仍任翰林学士,负责撰写诏书。
    劝谏文宗
    开成三年(838年),柳公权经调转任工部侍郎,但不过是备员而已。文宗曾召他问事,问他:“外边有什么议论?”柳公权回答说:“自从郭旼被任为邠宁节度使,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文宗说:“郭旼是尚父(郭子仪)的侄子,太皇太后(懿安郭皇后)的叔父,在职也没有过错。从金吾大将升任小小的邠宁节度使,还议论什么呢?”柳公权说:“凭郭旼的功绩和品德,任命为节度使是合适的。人们议论的原因,据说是郭旼把两个女儿献入宫中,因此才升官,这是真的吗?”文宗说:“他的两个女儿进宫,是来看望太后的,并不是他进献女儿。”柳公权说:“常言说,瓜田不拾履,李下不整冠,如没有嫌疑,为什么这事嚷得家谕户晓?”他因而举出唐初名臣王珪劝唐太宗送卢江王(李瑗)之妃出宫的事例来说明利害,文宗当即派内使张日华把二女送还郭旼家。后经屡次升迁,柳公权担任翰林学士承旨一职。
    晚年仕途
    开成五年(840年),文宗驾崩,由唐武宗李炎即位。武宗即位后,罢去内府学士官职,命柳公权为右散骑常侍。其后,宰相崔珙举荐柳公权任集贤殿学士、判集贤院院事。另一宰相李德裕素来厚待柳公权,但当柳公权被崔珙举荐时,他很不高兴,便将柳公权降为太子詹事,又改为太子宾客。经屡次迁官,任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封河东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后更历任左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工部尚书等职。大中(847年-860年)初年,柳公权转任太子少师。
    大中十二年(858年)正月一日,宣宗在元旦举行朝会,柳公权年已八十,便在群臣之首向宣宗称颂祝贺,因含元殿较远,柳公权到时因年迈已感疲惫,在称贺之后,本要为宣宗上尊号“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但柳公权误称“光武和孝”,因此御史弹劾,罚了一季的俸禄,议事官恨他不退休。柳公权在三品、二品班列三十年,直到唐懿宗咸通(860年-874年)初年,他才以太子太保之职致仕。
    耄耋而逝
    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时年八十八岁,获赠太子太师。
    主要影响
    柳公权书法
    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为后世百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自唐代元和年间以后,柳公权声誉日高。唐宣宗尤为珍爱柳公权的墨宝,曾召柳公权到殿前,由军容使西门季玄捧着砚台,枢密使崔巨源拿着笔,柳公权用真书在一张纸上写了“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十字;用行书在一张纸上写了“永禅寺真草千字文得家法”十一字;用草书在一张纸上写了“谓语助者焉哉乎也”八字。宣宗赏给他锦彩及瓶盘等银器。又让他自写谢状,不拘真书、草书。当时公卿大臣家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人们会认为是不孝行为。而且柳公权声誉远播海外,外夷入贡时,都专门准备钱财来购买柳公权的书法。唐文宗曾称赞其书法连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
    今人学书入门,依然首选唐代颜、柳、欧、褚、虞等书法家,特别是柳公权所建立的一整套楷书的规范,今天仍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柳公权在书法艺术的改革和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唐代书法发展进行总结,也为整个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评价
    李恒: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柳公绰:家弟苦心辞艺。
    李昂:①卿有诤臣风。②辞清意足,不可多得。③钟(钟繇)、王(王羲之)复生,无以加焉!
    李煜:善法书者,各得右军(王羲之)之一体……柳公权得其骨而失於生犷。
    岑宗日:柳公权得其劲,故如辕门列兵,森然环卫。
    范仲淹:延年之笔,颜筋柳骨。散落人间,宝为神物。
    苏轼: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
    米芾:柳公权如深山道人,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朱长文:盖其法出于颜(颜真卿),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
    杨慎:柳公权“心正”、“笔正”之对穆宗,知其以笔谏也;柳公绰进《太医箴》曰“气行无间,隙不在大”,宪宗曰“卿爱朕深者”者,盖以医谏也。柳氏世有人矣。
    王世贞:所书《兰亭》帖,去山阴室虽远,大要能师神而离迹者也。
    丰坊:昔人传笔诀云:“双钩悬腕,让左侧右,虚掌实指,意前笔后。”论书势云:“如屋漏痕,如壁坼,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如折钗股。”自钟、王以来,知此秘者……唐则欧阳信本(欧阳询)、虞伯施(虞世南)、褚登善(褚遂良)、薛纯陀、薛嗣通(薛稷)、孙过庭、钟绍京、贾膺福、李泰和(李邕)、贺季真(贺知章)、李太白(李白)、张伯高(张旭)、杜子美(杜甫)、颜清臣(颜真卿)、柳诚悬、钱藏真(怀素)、张从申……虽所就不一,要之皆有师法,非孟浪者。
    董其昌:柳诚悬书,极力变右军法,盖不欲与《禊帖》面目相似。所谓神奇化为臭腐,故离之耳。凡人学书,以姿态取媚,鲜能解此。余于虞、褚、颜、欧,皆曾仿佛十一,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
    爱新觉罗·弘历:公权以敢言着闻,文宗亦嘉其风采。然彼时宦寺弄权,朝臣植党,未闻有所纠弹,则亦杜钦谷永之流耳。区区不谀澣衣,托词笔谏,亦所云末节而已。
    康有为:诚悬则欧之变格者。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