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戴本孝
仿范宽山水图轴

首页 艺术名人馆 戴本孝 仿范宽山水图轴

仿范宽山水图轴

仿范宽山水图轴 简介

作者自题五言诗一首:“劲节亦何奇,可望不可即,托根頫\千仞,苍岩扫白日。此中古人心,一片嶙增骨。援毫写所思,六月寒瑟瑟。世泽春勿忘,龙蛇任信屈。高曾迈芳榘,仰止恒若失。”款署“画时己未六月上弦,客梅山之阴,仿范华原笔法,鹰阿山老樵本孝。”钤“鹰阿山樵”、“本孝”二印。“己未”为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是年作者五十七岁。“华原”即范宽,陕西华原人,人称“范华原”。

戴本孝 简介

  • 戴本孝
    清代画家

    戴本孝(1621-1691),和州(今安徽省和县)人。字务旃,号前休子,终生不仕,以布衣隐居鹰阿山,故号鹰阿山樵,别号黄水湖渔父、太华石屋叟等,清代画家。 人物简介 性喜交游,与画家、诗人渐江、龚贤、石涛等友善。善画山水,创作上主张学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成法,强调要“以天地为真本”和“我用我法”。所作多为卷册小景,风格学元代倪瓒、王蒙、黄公望等而自出新意。善用干笔焦墨,构图疏秀,意境清远枯淡,近于元人的体格(石涛的早期山水画曾受到他的影响)。其笔下的山石多用枯笔醮焦墨皴擦而出体面,很少用线条勾勒山石结构,也较少点苔。在构图布境上属意元人意境的空疏高旷,但并不专仿元人笔墨。他重视“师法自然”,因而笔下的山川丘壑变化多端,但画面的意境清旷,意趣高逸。内容多借山水抒发自己荒僻幽寂的心境和对社会变迁的沧桑之感。画史将其列入清初新安派。戴本孝生性放达,遍游名山大川,一路广交朋友,纵情山水,作诗绘画,创作出诸多精品。戴本孝的画作精品多以黄山为素材,最有影响的有《望天都峰》《炼丹台》《登莲花峰》等。亦工书法及诗,著有《前生诗稿》《余生诗稿》等,部分画稿收藏于中国博物馆。 人物轶事 戴本孝画作 相传,戴本孝每年恰逢其时,都去和县丰山赏宋时诗人杜默手植蝴蝶梅和画梅。传说这一次又去写生画了数笔,终不满意。直到入夜时分,月亮从云层中钻出,露出笑脸。是时皓月当空,梅树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婆娑起舞。戴本孝见之灵感大发,急忙展纸泼墨,运笔如神助之,尽兴挥毫,丝丝入扣,出神入化。谁知刚画了半树梅花,云遮月隐,月亮又悄然躲进云层。他只得手执半树梅稿,怏怏作罢而归。然而这已经画好了的半枝梅花别具风姿,深得众赞:“画别出心裁,画出梅的风骨,正因半枝梅而别开生面。”戴本孝遂心大悦,于画面题款“半枝梅”。从此,半枝梅的传说也就不胫而走了。 代表诗作 【得废榖皮纸作指掌小册,闲课一画,辄题一小诗以见意】 山气郁以苍,泉声咽而碧。此中一幽人,萧骚头欲白。安得太无情,冥然如木石。 奇情无可见,老笔渐趋迂。壁绝随云过,亭孤借石扶。染成枯寂性,或恐笑狂夫。 丛薄何蓊秽,乔木无馀阴。斧斤向天地,悲风摧我心。不知时荣者,何以答高深? 燔柴今已废,岳灵杳何托?白云来洗崖,有颂为谁斫。涛声听松崩,响逐龙湫落。 我友天地间,总是无情者。冰雪香可餐,柯叶翠盈把。一片何岩岩,服膺岁寒也。 何处无深山,但恐俗难免。一心溯真源,千载不卷转。扁舟弄桃花,此兴自不浅。 草木亦争荣,攀援与依附。凌霄桑寄生,滋蔓尚可惧。惜哉不防微,良材化枯树。 有若此林泉,何其幸无恙。逃之毫楮间,想在羲农上。展卷对高风,突兀亦孤放。 云山落吾手,笔墨解人颐。欲得浑茫气,翻多茀郁思。但知存古意,不觉更淋漓。 坐爱柴扉外,林阴满钓竿。葭昏烟棹湿,溪落水春残。不是沧波客,前津问好难。

  • 安徽博物院 简介

    安徽省博物馆成立于1956年11 月14日,2010年12月28日更名为安徽博物院。

    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省博物馆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这一讲话,既是对安徽省博物馆和安徽文物工作的肯定,也为新中国博物馆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李先念、叶剑英、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馆视察,陈毅同志题写了馆名。

    安徽博物院现为一院两馆运行模式。老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展陈大楼为仿苏式建筑,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设展览有“安徽革命史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安徽好人馆”等。新馆位于合肥市怀宁路87号,建筑造型体现了五方相连、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风格,2011年9月29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常设展览有“安徽文明史陈列”以及“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 “江淮撷珍”“欧豪年美术馆”等专题。两馆每年还引进、举办多场展现境内外代表性历史文化风貌的精品临展,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安徽博物院现藏文物31万余件,特色藏品包括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古代陶瓷器、宋元金银器、文房四宝、明清书画、徽州雕刻、古籍善本、契约文书、近现代文物及潘玉良美术作品等。古旧字画装裱修复、青铜器保护修复、碑刻保护拓片等技术力量雄厚,在漆木器保护、油画保护修复、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具备一定实力。

    建馆以来,安徽博物院以文物资源为基础,陈列展览为平台,文保科研为推力,宣教服务为保障,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首批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单位等。“徽州古建筑陈列” “皖风徽韵——安徽历史文化陈列”“明德至善 家国天下——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展”分别荣获第七届、第十届、第十三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向往——‘我’与安徽改革开放四十年”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

    如今,安徽博物院不仅是文物收藏、保护和展示场所,还在求索中形成现代博物馆功能多元化、服务人性化的发展特色:“画魂玉良”“文房雅集”“青铜古韵”等9大系列上千种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实现公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安徽文博讲堂”“爱上博物馆”“安博之友”等各类讲座和文化体验活动,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吸引观众多渠道深度了解博物馆文化;互联网+时代,安徽博物院“两微一端一站”让人足不出户,轻点手机和电脑,便可以浏览精彩展览和精美藏品……

    让历史不再遥远,让文明变得亲近,让文化走进生活,安徽博物院正在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征程中,继往开来,铿锵前行。

    展开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