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王问
煮茶图卷

煮茶图卷

煮茶图卷 简介

纸本 卷 水墨 29.5x383.1厘米,隔水一:14.2,隔水二:13.7。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问(西元一四九七-一五七六年)字子裕,江苏无锡人。明代中期文人画家。

此卷画于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纯以线条作画,左面主人于竹罏前,聚精会神地挟炭烹茶,罏上置提梁茶壶;对面文士展卷挥毫,状至愉悦。席上备有笔、砚、香炉、书卷等。整体呈现文人相聚,论书品茗,弥漫书香、茶香的清雅悠闲生活,这是晚明茶画上常见的题材之一。(台北故宫)

款识题跋:

款识:王问楷书款: 嘉靖戊午(西元一五五八年)夏日。仲山王问写。

王问草书款: 茶歌。华山前。玉川子。先春芽。龙窦水。石鼎竹炉松火红。鱼眼汤成味初美。君不见真阳动时气满盈。万簇旗鎗海云里。纤手摘来清露溥。黄金台畔香尘起。宜州阳阮何足奇。中泠雪鸣无乃是。琉璃窓下三啜饲。顿觉清寒沁人齿。数片中涵万斛□。焦吻枯肠一时洗。雅州老僧将未已。指点一翁柱下李。品尝未竟一夜僊。走入青城暮山紫。祗问留题石公水。雾锁云封几千祀。仲山王问书于宝界冷抱一庐。

钤印:

作者印:印记:王问之印

印记:仲山王问

收传印: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宝笈三编

著录书籍: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四册,页1972

故宫书画录(卷四),第二册,页208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九册,页207-210

王问 简介

  • 王问
    明朝官员

    王问(1497-1576),字子裕,号仲山,江苏无锡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二甲第十八名)进士,历官车驾郎中,擢广东按察佥事,未赴任,弃官归家。
    书法类米芾、黄庭坚,点染山水、花鸟皆精;诗作萧闲疏放,冲然自得,有《仲山诗选》《崇文馆稿》。
    生平简介
    王问,生于弘治十年,卒于万历四年。江苏无锡人。自幼聪慧,总角能诗文,且喜绘画。后就学于邵宝创办的二泉书院,并拜其门下,发誓闭门读书举三十年。学业大进,品行端方,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举。嘉靖十一年(1532年)会试又中试,但未参加殿试,回无锡继续读书。六年后才赴京廷对,中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二甲第十八名)进士,时年四十二岁。
    初授户部主事,监徐州仓,管理有方,降低损耗十分之二三。后调南京兵部,任车驾郎中,能体恤士卒疾苦。其时倭寇常犯境,为作好防范,他预先调查登记民间英武雄健者,动员他们及时应募。招募后,给予丰厚饷米;到他们被裁撤时,还常有余资可以带走。有人向兵部告发,请加追夺。王问毫不畏惧,据理力争。王问事父甚孝。在京城时期,准备迎养父亲。但父亲不愿离开家乡,嘱其画30把扇子,各题诗一首。老人日用其一,仿佛儿子每天侍奉在例。此后王问又调任广东佥事,赴任行至桐江(今浙江桐庐县),因思念老父,决心不再南下,弃官回无锡,终养其父。从此,他淡于仕进,留恋湖山林泉。在无锡惠山听松庵之侧(今听松坊)、城东照春门外绿罗庵旧址(今绿塔路附近)和五里湖南岸宝界山麓等处均筑有别业。他隐居在宝界山房(又称湖山草堂)的时间最长,30年不履城市。嘉靖三十三年曾同秦翰、顾可久、华察、王石沙等重修惠山的碧山吟社,结诗社于其间。明万历四年(1576年)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诗作
    【赠吴之山】
    城柝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秋风凉。
    看君已作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书画
    王问的画名大于诗名。所画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风格独特。书法笔力遒劲,自成一体,作行草及署书无师承,类米芾,又似黄庭坚。传世的绘画作品有《为左江写山水》卷(图录于《王仲山山水册》)、《联舟渔乐图》(现藏于日本东图-卷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京静嘉堂、《绝献图》轴(录于《中国绘画史图录》)、《孤屿秋色图》(现藏于无锡市博物馆)。传世书法作品有《湖山歌》碑(现今无锡市鼋头渚公园憩亭内)、《行书》卷(现藏于无锡市博物馆)。诗文集有《仲山诗选》、《初斋集》等。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