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二十三岁在庐山所作。图中构思奇特,布景幽邈。力求展现隐士们冲淡孤高的个性,人物面貌奇崛古补,细笔白描,勾写灵动飘逸,是其早年不可多得的人物故事画精品。 石户农故事典出《庄子 让王》等。舜帝让位给石户这个地方的一位农人,后者认为舜的德行不够至大至善,故而不应。为躲避世俗纷扰,携妻带子避居海外,终身不返。故事体现了上古高士注重道德修养,坚决退隐的精神。 典出皇甫谧《高士传》。春秋吴国公子季札(前577-前485)在出游途中见道有遗金,对挥镰伐薪的披裘公说:你把金子拿走吧。遭到披裘公的斥责:五月披裘而负薪,岂是随便拾遗者?季札大惊,求问姓名,披裘公不予理睬。故事体现了隐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傲兀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