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陈枚
院本清明上河图(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

首页 艺术名人馆 陈枚 院本清明上河图(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

院本清明上河图(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

院本清明上河图(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 简介

35.6x1152,绢本,设色,长卷,台北故宫博物院。绘十八世纪的以苏州城为主要特色的城市风貌,由清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陈志道合绘.画卷人物鞍马用工笔设色、山水树石系用青绿画法、建筑舟船用界画法、浮云流水用白描画法等.乾隆元年(1736年)十二月十五日奉勅,臣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恭画。臣枚、臣孙祜。清内府诸收藏玺。


《清明上河图》是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于1736年(乾隆元年)合作画成的纸本浅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画作布局疏密、近远、简繁相间。全图对复杂的生活作了集中、生动的概括、以简练的笔法动静结合,再现了当时的汴京风貌,是艺术性与真实性的高度融合,为建筑、交通、车船制造、商业、饮食、医药、服饰、民俗等学科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该画作设色独具风格,色彩在柔和中显得主富而统用色较为简明,用笔颜具特色,润在天水,浓在林木,重在山石,红在木柱,鲜在佳丽,明在人物,艳在春色,稳在建筑,体现了清宫院体高头大卷人物画风的基本特性。


画作内容

该画作开卷是远山、宽阔河面,柳林田畦、童手挑夫,比“明本”娶亲队伍,人数更多,色彩更鲜艳,场面也更热闹。该画作的戏台上下也比“明本”规模大,用木柱基座搭建的席棚戏台上,演员表演认真,观众在蒙蒙细雨中翘首欣赏,观众身份不同,神态也各异,一片早春田园欢乐景象。离席台稍远处,文人模样男子站在高凳上,拈须而观,仆人高举雨伞为他遮雨;河畔船夫坐在船头船顶观看;女子足不出户却携子爬到屋顶远看;树上、戏台支架杆上及台后都有观众,凝神而视。河面拉船纤夫、赶猪牵牛放羊倌、骑驴抬轿推车赶车者,挑夫贩夫、打铁卖茶。


在去“虹桥”的河两岸,人流不息。该画作河北侧的禁军演武场,旌旗招展,骑兵飞奔,比“明本”更壮观。该画作的“虹桥”是一座石材拱桥,桥上和桥头的地面有明显的石料接缝。河面大船行驶,“虹桥”右侧停泊着正装卸的商船,左侧有高悬龙旗的官船。桥上两边排列着四十多个前后带沿边的店铺,比“明本”数量更多更整齐有序。桥头,吃喝的、说书的、看相的、修脚的、议价的,临近城门,还有女子在走索表演。


接下来是城楼,该画作的城楼,和“明本”城楼格局相似,都绘有长长城墙,不似“宋本”只有城楼没有城墙。该画作的城楼为重檐歇山,加腰檐和擎檐柱,红柱、绿沿、黑瓦,雕梁画栋,城墙也比“明本”更宽。该画作与“明本”的入城门比较相似,陆门和水门并列,均有瓮城。


该画作的城内,有成片房屋建筑,路北首处房屋和“明本”相同,都是公所衙门。该画作和“明本”画面在城内“U”字形处,都有显赫的府邸,“明本”是“学士”“世登两府”,该画作则是“圣书”“状元及第”。该画作的府邸,牌楼后是三进宅院,还有一座观波楼和一座桥亭,长堤横跨湖塘。庭院中楼台、亭桥、水榭环湖而建,园内假山、湖石藤萝架、绿树、桃花融合相配,比“明本”更显富贵。


“明本”和该画作与染坊相邻处,都绘有一座富丽堂皇的院落建筑,“明本”是高大粉墙、楼阁长廊、雕梁画栋。该画作是“虎皮”石墙、庭院深处有灰砖高楼、顶部塔形装饰物,似乎带有阿拉伯风格;湖水碧波荡漾、卷棚歇山顶楼阁、各色亭阁、游廊环绕、假山耸立、嘉木成林、桃花盛开、仕女荡秋千;院墙东门外有马夫、轿夫等待主顾。


城内街道上人声鼎沸,多种车辆络绎不绝。各行商贩神态各异。另外,出现“宋本”和“明本”只有药店诊所,该画作出现古医科的分支的咒禁科诊所,还增添了踏青、表演、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明清时代的特殊风俗,画面较“宋本”和“明本”更加丰富。


该画作至接近皇家御苑处是一码头,这是“宋本”“明本”所没有的。


创作背景

明代后期,仿制的《清明上河图》散落民间,几种摹本先后又进入清内府,鱼龙难辨。清宫不得不组织画工,另起炉灶,重画《清明上河图》,该画作即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于1736年(乾隆元年)合作画成的。


历史传承

乾隆十年,该画作被著录于《石渠宝岌初编》,存于养心殿,名为“清画院清明上河图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防日寇占领华北后劫掠故宫文物,国民政府于1933年实施故宫可携带的重要文物南迁,该画作辗转迁至西南,抗战胜利后,尚未来得及运回北平,北平已和平解放。遂运往中国台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者简介

陈枚(约1694—1745年),字载东,号殿抡、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松江)人。雍正四年(1726年)入宫为专职画家,其作品在承袭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又深受郎世宁等西洋画家的影响。


孙祜(公元18世纪),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工人物、山水,宗法王原祁。乾隆时期供奉内廷,为宫廷画家。


金昆,清朝画家,康熙(1662—1722)时供奉内廷,有庆丰图、虎邱待月图均邀御题。


程志道(生卒年不详),字遵路,号景川,京江(今江苏丹徒)人,善画花卉。


丁观鹏,北京人,雍正四年(1726)进入宫廷为画院,工道释、人物,尤擅仙佛、神像,造诣深湛,得乾隆帝赏识。代表作有《太族始和图》《弘历洗象图》《无量寿佛图》《宫妃话宠图》等。

陈枚 简介

  • 陈枚
    清朝画家

    陈枚,字载东,号殿抡,晚号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市松江)人。是一名清朝画家。
    个人介绍
    陈枚字载东,号殿抡,晚号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市松江)人。画初学宋人,折衷于唐寅,参以西洋法,能于寸纸尺缣,图群山万壑,以显微镜照之,峰峦林木,屋宇桥梁,往来人物,色色俱备,其用笔之妙,与巨幅同。雍正四年(1726)以供奉内廷劳,赏内务府掌义司员外郎衔。乾隆元年(1736)与孙祜等同绘清明上河图,乾隆七年(1742)尝作鸦飞马健图。生平简介见《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第1006页。
    人物生平
    陈枚画作
    (公元十八世纪)〔清〕字载东,号殿抡,晚号枝窝头陀,娄县(上海松江)人,陈桐(字石生,号筠亭)弟,生卒年不详。曾与兄北上同寓京师,终日临摹宋、元名迹,画院待诏小陈相公见其画,遂成莫逆之交,并荐于朝。
    雍正四年(1726)供奉内廷,赏内务府掌仪司员外郎衔。其画传统功力较深,受宫廷画派影响并参用西法,能于寸纸尺缣图群山万壑,所作以放大镜照之,峰峦林木、屋宇桥梁、往来人物皆色色俱备,用笔之妙可与巨幅同。画迹有乾隆元年(1736)与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等五人同绘《清明上河图》卷,五年与丁云鹏、孙祐等六人合作《庆丰图》卷,九年又合作《丹台春晓图》卷,皆著录于《石渠宝笈》。
    传世作品有雍正六年(1728)作《寒林图》轴、九年(1731)作《山水图》轴、乾隆七年(1742)作《古树鸦集图》轴著录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雍正八年(1730)作《寒林觅句图》轴、乾隆三年(1738)作《月漫清游图册》(十二开)藏故宫博物院;另有《四时佳兴图》册等。后伤目居杭州西溪以终。弟陈桓,字岱门,号破瓢、石鹤,能诗亦精绘事。
    陈枚作品选:
    本图描绘了宫廷仕女寻梅、赏花、吟诗、玩月的深闺享乐生活。每对开均有梁诗正七言诗,更臻诗情画意。笔法精工,仕女秀雅,面部刻画皆参用西方晕染,设色妍丽,是陈氏人物画代表作。此选四幅,之一为《月下赏梅》,之二为《秋庭观绣》,之三为《青桐聚戏》,之四为《游湖赏荷》。陈枚绢本设色纵37厘米横3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