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引首24×104cm;画心28×56cm;27×112cm;后跋29×246cm
材质:水墨纸本
形制:手卷
题识
引首:虹月舟填词图。同治七年正月下澣,师山高行笃。 钤印:行笃之印
款识:
一、虹月舟填词图。迈庵为问樵画。 钤印:高树程印、烟萝子
二、虹月舟图。蒙泉外史冈。 钤印:奚冈
题跋:
一、不须重唱大江东……问樵七兄属题,即请正可,梅生弟宋鸣琦。 钤印:臣鸣琦印、梅生、宋氏季子
二、汪君突兀气如虹……嘉庆丁卯中秋日,题应问樵七兄并请政句,有堂弟方积。 钤印:臣积、微妙香洁支室、隽錬、来峰楼
三、昨君贻我一卷冰雪词……问樵七兄属,秋渔升题。 钤印:秋渔
四、我去江乡三十年……奉题问樵七兄玉照即正,实夫弟马若虚。 钤印:实夫、少伯山人
五、客从何来……丁卯仲秋,奉题问樵七兄大人虹月舟填词图,即请正拍,秋麓愚弟陈其松初稿。 钤印:痴訡
六、可知天不寿……近体一首即书图后,以志哀衷。有堂弟方积。 钤印:有堂、方积
著录
1.《沧江虹月词》,清嘉庆九年(1804)刻本。
2.《武林坊巷志·第四册》P5,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作品描述
1.上款人为汪初(1777-1809),字问樵,号绛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汪端兄。幼从许宗彦学,年十七补诸生,屡赴乡试不售,以坐馆自养。后入都捐资为四川候补布政司库大使,以军功补县丞,未仕而卒。喜好搜集名迹诗笺。著有《清画家诗史》《沧江虹月词》三卷,为青浦王昶称赏。
2.鉴藏者汪曾唯(约1806-1876),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汪初侄。其高大父宪,曾大父璐,大父十村,皆藏书名家。曾唯承遗风,增编有《振绮堂书目》六卷。
3.宋鸣琦、方积、吴升、马若虚、陈其松题后跋。
1)宋鸣琦(1763-1840),字步韩,号梅生,又号云墅,江西奉新人。乾隆五十二年进士,历任礼部仪制司主事、校勘四库书籍官、祠祭司员外郎、四川知府、广西盐法道。有《心铁石斋存稿》。
2)方积(约1763-1814),字有堂,清安徽定远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历任阆中、梁山知县,夔州知府、建昌道、川北道、四川盐茶道。嘉庆十二年(1807)任四川按察使。十四年升四川布政使。宦川20余年,曾参与镇压白莲教起义,又进剿凉山生番。与总督常明倡修《四川通志》,著有《敬恕堂诗稿》6卷。
3)吴升(1755-1824),字瀛日,号壶山,一号秋渔,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四川资州直隶州候补知府。在巴蜀为官二十余年,官至夔州府知府。
4)马若虚(清),字子垣、实夫,号少伯山人,浙江钱塘人。
5)陈其松(清),字秋麓,鄱阳人。乾隆五十四年副贡生。官安徽知府。有《小草山房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