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李隆基
石台孝经墨拓本

首页 艺术名人馆 李隆基 石台孝经墨拓本

石台孝经墨拓本

  • 作者
  • 收藏者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分类
    书法
  • 创作年代

石台孝经墨拓本 简介

纸本   

译文: 孝经序。御制序并并注及书。皇太子臣亨奉敕题额。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圣人知孝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知孝者。德之本欤。经曰。昔者。明王之以孝理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朕常三复斯言景行先哲。虽无德教加于百姓。庶几广爱形于四海。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绝。异端起而大义乖。况泯绝于秦。得之者皆煨烬之末。滥觞于汉。传之者皆糟粕之余。故鲁史春秋学开五传。国风雅颂分为四诗。去圣逾远。源流益别。近观孝经旧注踳駮尤甚。至于迹相祖述殆且百家。业擅专门犹将十室。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必骋殊轨辙。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且传以通经为义。义以必当为主。至当归一。精义无二。安得不翦其繁芜。而撮其枢要也。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虞飜。刘邵。抑又次焉。刘炫明安国之本。陆澄讥康成之注。在理或当。何必求人。今故特举六家之异同。会五经之旨趣。约文敷畅。义则昭然。分注错经。理亦条贯。写之琬琰。庶有补将来。且夫子谈经。志取垂训。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行之源不殊。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数句。一句之内意有兼明。具载则文繁。略之又义阙。今存于疏。用广发挥。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小字注。仲尼。孔子字。居。谓闲居。)

曾子侍。(小字注。曾子。孔子弟子。侍。谓侍坐。)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小字注。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言先代圣德之主。能顺天下人心。行此至要之化。则上下臣人。和睦无怨。)

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小字注。参。曾子名也。礼。师有问。避席起答。敏。达也。言参不达。何足知此至要之义。)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小字注。人之行莫大于孝。故为德本。)

教之所由生也。(小字注。言教从孝而生。)

复坐。吾语汝。(小字注。曾参起对。故使复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小字注。父母全而生之。己当全而归之。故不敢毁伤。)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小字注。言能立身行此孝道。自然名扬后世。光荣其亲。故行孝以不毁为先。扬名为后。)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小字注。言行孝以事亲为始。事君为中。忠孝遗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于立身也。)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小字注。诗大雅也。无念。念也。聿。述也。厥。其也。义取恒念先祖。述修其德。)

天子章第二。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小字注。博爱也。)

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小字注。广敬也。)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小字注。刑。灋也。君行博爱广敬之道。使人皆不慢恶其亲。则德教加被天下。当为四夷之所法则也。)

盖天子之孝也。(小字注。盖。犹略也。孝道广大。此略言之。)

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小字注。甫刑。即尚书吕刑也。一人。天子也。庆。善也。十亿曰兆。义取天子行孝。兆人皆赖其善。)

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小字注。诸侯。列国之君。贵在人上。可谓高矣。不能不骄。则免危也。)

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小字注。费用约俭谓之制节。慎行礼法谓之谨度。无礼为骄。奢泰为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小字注。列国皆有社稷。其君主而祭之。言富贵常在其身。则长为社稷之主。而之自和平也。)

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字注。战战。恐惧。兢兢。戒慎。临深恐坠。履薄恐陷。义取为君。恒须戒慎。)

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灋服不敢服。(小字注。服者。身之表也。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言卿大夫遵守礼灋。不敢僭上逼下。)

非先王之灋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小字注。法言。谓礼法之言。德行。谓道德之行。若言非法。行非德。则亏孝道。故不敢也。)

是故。非灋不言。非道不行。(小字注。言必守法。行必尊道。)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小字注。言行皆遵法道。所以无可择也。)

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小字注。礼法之言。焉有口过。道德之行。自无怨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小字注。三者。服。言。行也。礼。卿大夫立三庙。以奉先祖。言能备此三者。则能长守宗庙之祀。)

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小字注。夙。早也。懈。墯也。义取为卿大夫。能早夜不墯。敬事其君也。)

士章第五。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小字注。资。取也。言爱父与母同。敬父与君同。)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小字注。言事父兼爱与敬也。)

故以孝事君则忠。(小字注。移事父孝以事于君。则为忠矣。)

以敬事长则顺。(小字注。移事兄敬以事于长。则为顺矣。)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小字注。能尽忠顺以事君长。则常安禄位。永守祭祀。)

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小字注。忝。辱也。所生。谓父母也。义取早起夜寐。无辱其亲也。)

庶人章第六。用天之道。(小字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举事顺时。此用天道也。)

分地之利。(小字注。分别五土。视其高下。各尽所宜。此分地利也。)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小字注。身恭谨则远耻辱。用节省则免饥寒。公赋既充则私养不阙。)

此庶人之孝也。(小字注。庶人为孝。唯此而已。)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小字注。始自天子。终于庶人。尊卑虽殊。孝道同致。而患不能及者。未之有也。言无此理。故曰未有。)

三才章第七。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小字注。参闻行孝无限高卑。始知孝之为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小字注。经。常也。利物为义。孝为百行之首。人之恒德。若三辰运天而有常。五土分地而为义也。)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小字注。天有常明。地有常利。言人法则天地。亦以孝为常行也。)

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小字注。法天明以为常。因地利以行义。顺此以施政教。则不待严肃而成理也。)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小字注。见因天地教化。人之易也。)

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小字注。君爱其亲。则人化之。无有遗其亲者。)

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小字注。陈说德义之美。为众所慕。则人起心而行之。)

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小字注。君行敬让。则人化而不争。)

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小字注。礼以检其迹。乐以正其心。则和睦矣。)

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小字注。示好以引之。示恶以止之。则人知有禁令。不敢犯也。)

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小字注。赫赫。明盛貌也。尹氏为太师。周之三公也。义取大臣助君行化。人皆瞻之也。)

孝治章第八。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小字注。言先代圣明之王。以至德要道化人。是为孝理。)

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小字注。小国之臣。至卑者耳。王尚接之以礼。况于五等诸侯。是广敬也。)

故得万国之懽心。以事其先王。(小字注。万国。举其多也。言行孝道。以理天下。皆得懽心。则各以其职来助祭也。)

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小字注。理国。谓诸侯也。鳏寡。国之微者。君尚不敢轻侮。况知礼义之士乎。)

故得百姓之懽心。以事其先君。(小字注。诸侯能行孝理。得所统之懽心。则皆恭事助其祭享也。)

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小字注。理家。谓卿大夫。臣妾。家之贱者。妻子。家之贵者。)

故得人之懽心。以事其亲。(小字注。卿大夫位以材进。受禄养亲。若能孝理其家。则得小大之懽心。助其奉养。)

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亨之。(小字注。夫然者然。上孝理皆得懽心。则存安其荣。没亨其祭。)

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小字注。上敬下懽。存安没亨。人用和睦。以致太平。则灾害祸乱。无因而起。)

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小字注。言明王以孝为理。则诸侯以下化而行之。故致如此福应。)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小字注。觉。大也。义取天子有大德行。则四方之国顺而行之。)

圣治章第九。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小字注。参闻明王孝理以致和平。又问圣人德教更有大于孝不。)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小字注。贵其异于万物也。)

人之行。莫大于孝。(小字注。孝者。德之本也。)

孝莫大于严父。(小字注。万物资始于干。人伦资父为天。故孝行之大。莫过尊严其父也。)

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小字注。谓父为天。虽无贵贱。然以父配天之礼始自周公。故曰其人也。)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小字注。后稷。周之始祖也。郊谓圜丘祀天也。周公摄政。因行郊天之祭。乃尊始祖以配之也。)

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小字注。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周公因祀五方上帝于明堂。乃尊文王以配之也。)

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小字注。君行严配之礼。则德教刑于四海。海内诸侯。各修其职来助祭也。)

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小字注。言无大于孝者。)

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小字注。亲。犹爱也。膝下。谓孩幼之时也。言亲爱之心。生于孩幼。比及年长。渐识义方。则日加尊严。能致敬于父母也。)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小字注。圣人因其亲严之心。敦以爱敬之教。故出以就传。趋而过庭。以教敬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以教爱也。)

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小字注。圣人顺群心以行爱敬。制礼则以施政教。亦不待严肃而成理也。)

其所因者本也。(小字注。本谓孝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小字注。父子之道。天性之常。加以尊严。又有君臣之义。)

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小字注。父母生子。传体相续。人伦之道。莫大于斯。)

君亲临之。厚莫重焉。(小字注。谓父为君。以临于已。恩义之厚。莫重于斯。)

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小字注。言尽爱敬之道。然后施教于人。违此则于德礼为悖也。)

以顺则逆。民无则焉。(小字注。行教以顺人心。今自逆之。则下无所法则也。)

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小字注。善。谓身行爱敬也。凶。谓悖其德礼也。)

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小字注。言悖其德礼。虽得志于人上。君子之不贵也。)

君子则不然。(小字注。不悖德礼也。)

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小字注。思可道而后言。人必信也。思可乐而后行。人必悦也。)

德义可尊。作事可灋。立德行义。(小字注。不违道正。故可尊也。制作事业。动得物宜。故可法也。)

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小字注。容止。威仪也。必合规矩。则可观也。进退。动静也。不越礼法。则可度也。)

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小字注。君行六事。临抚其人。则下畏其威。爱其德。皆放象于君也。)

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小字注。上正身以率下。下顺上而法之。则德教成。政令行也。)

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小字注。淑。善也。忒。差也。义取君子威仪不差。为人法则。)

纪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小字注。平居必尽其敬。)

养则致其乐。(小字注。就养能致其懽。)

病则致其忧。(小字注。色不满容。行不正履。)

丧则致其哀。(小字注。擗踊哭泣。尽其哀情。)

祭则致其严。(小字注。斋戒沐浴。明发不寐。)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小字注。五者阙一。则未为能。)

事亲者。居上不骄。(小字注。当庄敬以临下也。)

为下不乱。(小字注。当恭谨以奉上也。)

在丑不争。(小字注。丑。众也。争。竞也。当和顺以从众也。)

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小字注。谓以兵刃相加。)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小字注。三牲。太牢也。孝以不毁为先。言上三事皆可亡身。而不除之。虽日致太牢之养。固非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小字注。五刑。谓墨、劓、剕、宫、大辟也。条有三千。而罪之大者。莫过不孝。)

要君者无上。(小字注。君者。臣所禀命也。而敢要之。是无上也。)

非圣人者无灋。(小字注。圣人制作礼法。而敢非之。是无法也。)

非孝者无亲。(小字注。善事父母为孝。而敢非之。是无亲也。)

此大乱之道也。(小字注。言人有上三恶。岂唯不孝。乃是大乱之道。)

广要道章第十二。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小字注。言教人亲爱礼顺。无加于孝悌也。)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小字注。风俗移易。先入乐声。变随人心。正由君德。正之与变。因乐而彰。故曰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小字注。礼所以正君臣。父子之别。明男女。长幼之序。故可以安上化下也。)

礼者。敬而已矣。(小字注。敬者。礼之本也。)

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小字注。居上敬下。尽得懽心。故曰悦也。)

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三。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小字注。言教不必家到户至。日见而语之。但行孝于内。其化自流于外。)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小字注。举孝悌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子弟者。无不敬其父兄也。)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小字注。举臣道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臣者。无不敬其君也。)

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小字注。恺。乐也。悌。易也。义取君以乐易之道化人。则为天下苍生之父母也。)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广扬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小字注。以孝事君则忠。)

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小字注。以敬事长则顺。)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小字注。君子所居则化。故可移于官也。)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小字注。修上三德于内。名自传于后代。)

谏争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小字注。事父有隐无犯。又敬不违。故疑而问之。)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小字注。有非而从。成父不义。理所不可。故再言之。)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小字注。降杀以两。尊卑之差。争谓谏也。言虽无道。为有争臣。则终不至失天下。亡家国也。)

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小字注。令。善也。益者三友。言受忠告。故不失其善名。)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小字注。父失则谏。故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小字注。不争则非忠孝。)

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应感章第十六。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小字注。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言能敬事宗庙。则事天地能明察也。)

长幼顺。故上下治。(小字注。君能尊诸父。先诸兄。则长幼之道顺。君人之化理。)

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小字注。事天地能明察。则神感至诚而降福佑。故曰彰也。)

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小字注。父谓诸父。兄谓诸兄。皆祖考之胤也。礼。君䜩族人。与父兄齿也。)

宗庙致敬。不忘亲也。(小字注。言能敬事宗庙。则不敢忘其亲也。)

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小字注。天子虽无上于天下。犹修持其身。□□(谨慎)其行。恐□□□(辱先祖)而毁盛业也。)

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小字注。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亨于克诚。故曰著也。)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小字注。能敬宗庙。顺长幼。以极孝悌之心。则至性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故曰无所不通。)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小字注。义取德教流行。莫不服义从化也。)

事君章第十七。子曰。君子之事上也。(小字注。上。谓君也。)

进思尽忠。(小字注。进见于君。则思尽忠节。)

退思补过。(小字注。君有过失。则思补益。)

将顺其美。(小字注。将。行也。君有美善。则顺而行之。)

匡救其恶。(小字注。匡。正也。救。止也。君有过恶。则正而止之。)

故上下能相亲也。(小字注。下以忠事上。上以义接下。君臣同德。故能相亲。)

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小字注。遐。远也。义取臣心爱君。虽离左右。不谓为远。爱君之志。恒藏心中。无日𫏐忘也。)

丧亲章第十八。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小字注。生事已毕。死事未见。故发此事。)

哭不偯。(小字注。气竭而息。声不委曲。)

礼无容。(小字注。触地无容。)

言不文。(小字注。不为文饰。)

服美不安。(小字注。不安美饰。故服缞麻。)

闻乐不乐。(小字注。悲哀在心。故不乐也。)

食旨不甘。(小字注。旨。美也。不甘美味。故疏食水饮。)

此哀戚之情也。(小字注。谓上六句。)

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小字注。不食三日。哀毁过情。灭性而死。皆亏孝道。故圣人制礼施教。不令至于殒灭。)

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小字注。三年之丧。天下达礼。使不肖企及。贤者俯从。夫孝子有终身之忧。圣人以三年为制者。使人知有终竟之限也。)

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小字注。周尸为棺。周棺为椁。衣。谓敛衣。衾。被也。举。谓举尸内于棺也。)

陈其簠簋而哀戚之。(小字注。簠簋。祭器也。陈奠素器而不见亲。故哀戚也。)

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小字注。男踊女擗。祖载送之。)

卜其宅兆。而安措之。(小字注。宅。墓穴也。兆。茔域也。葬事大。故卜之。)

为之宗庙。以鬼亨之。(小字注。立庙祔祖之后。则以鬼礼亨之。)

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小字注。寒暑变移。益用增感。以时祭祀。展其孝思也。)

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小字注。爱敬哀戚。孝行之始终也。备陈死生之义。以尽孝子之情。)(隶书)。

(李齐古表奏)臣闻孝经者。天经地义之极。至徳要道之源。在六籍之上。为百行之本。自文宣既殁。后贤所注。虽事有发挥。而理甚乖舛。伏惟开元天寳圣文神武皇帝陛下敦穆孝理。躬亲笔削。以无方之圣。讨正旧经。以不测之神。改作新注。朗然如日月之照邈矣。合天地之徳。使家蔵其本。人习斯文。普天之下。罔不欣戴。仍以太学王化所先。孝经圣理之本。分命璧沼。特建石台。义展睿词。书题御翰。以垂百代之则。故得万国之欢。今刋勒既终。功绩斯着。天文炳焕。开七耀之光辉。圣札飞腾。夺五云之气色。烟花相照。龙鳯沓起。实可配南山之夀。增北极之尊。百寮是瞻。四方取则。岂比周官之礼。空悬象魏。孔氏之书。但蔵屋壁。臣之何幸。躬覩盛事。遇陛下兴其五孝。忝守国庠。率胄子歌其六徳。敢扬文教。不胜忭跃之至。谨打石台孝经本。分为上下两卷。谨于光顺门奉献两本以闻。 臣齐古诚皇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谨言。天寳四载九月一日。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上柱国臣李齐古上表。(楷书)。

(唐玄宗鞠批)孝者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故亲自训注。垂范将来。今石台毕功。亦卿之善职。览所进本。深嘉用心。(行书)。

(主事机关参与官员之名)

特进尚书左仆射兼右相吏部尚书集贤院学士修国史上柱国晋国公臣林甫。

光禄大夫行左相兼兵部尚书弘文馆学士上柱国渭源县开国公臣李适之。

光禄大夫行门下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仍侍讲兼崇玄馆大学士上柱国临颍县开国侯臣陈希烈。

朝议大夫守中书舍人兼判刑部侍郎上柱国臣孙逖。

正议大夫行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上柱国平乐郡开国公臣韦斌。

朝散大夫守中书舍人兼知史馆事臣李玄成。

太中大夫行给事中臣李岩。

朝请大夫守给事中臣韦良嗣。

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上柱国臣李齐古。

朝请大夫守国子司业臣韩倩。

朝议大夫检校国子司业臣薛𪩘。

正议大夫行国子司业员外置同正员臣张倜。

通议大夫检校礼部尚书上柱国襄阳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臣席豫。

正议大夫检校工部尚书上柱国赐紫金鱼袋东京留守臣陆景融。

通议大夫守尚书左丞上柱国清水县开国男臣崔翘。

太中大夫守吏部侍郎上柱国赵郡开国公臣李彭年。

吏部侍郎上柱国彭城县开国男臣韦陟。

正议大夫行兵部侍郎赐紫金鱼袋上柱国燕国公臣张均。

正议大夫行兵部侍郎借紫金鱼袋上柱国臣宋鼎。

中散大夫守户部侍郎上轻车都尉臣郭虚己。

中大夫行礼部侍郎上轻车都尉臣达奚珣。

朝议郎行丞上柱国赐绯鱼袋臣韦腾丁酉岁八月廿六日纪。

朝议郎行丞臣蒋漾。

大学助教别勅兼判丞臣李徳宾。

儒林郎守主簿崔少容。

朝请大夫守国子博士上柱国臣留元鼎。

朝散郎守大学博士兼诸王侍读臣萧郢客。

朝散郎守四门博士兼诸王侍读臣任嶷。

承奉郎守四门博士臣刘齐会。

朝议郎行四门助教臣梁徳裕。

承奉郎四门助教臣阙玄直。

承奉郎四门助教臣王思礼。

承务郎守四门助教上柱国臣刘大均。

登仕郎守四门助教臣秦龟从。

儒林郎守四门助教臣胡𫓶。

释奠坐主四门教授臣王南金。

文林郎守律学博士臣刘嘉祥。

算学博士臣张元贞。

文林郎行直讲赐绿臣王乂。

宣义郎行直讲臣颜挺。

文林郎行直讲臣王璋。

高陵县丞翰林院学士直国子监赐绯鱼袋臣丁景。

文林郎守义王府叅军兼国子监文史直知进士臣司徒臣源。

朝散郎行医学博士兼直监解休一。

文林郎行国子录事王思恭。

乾隆壬寅 九日吴 埙。

嘉定钱坫来观。

乾隆乙巳心日嘉定汪照青浦金式圭和仁和赵魏同观。

乾隆丁未冯敏昌仝弟敏晖来观。

万历癸巳 观。

嘉庆十有七年五月八日式进赵怀玉陆燿□阳湖董曾臣浦江周为汉同观。

天台汪衔观。

李隆基 简介

  • 李隆基
    唐代皇帝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早年经历:

    垂拱元年(685年)秋八月戊寅(公历9月8日),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 出生时其父李旦为帝,母窦氏为德妃。此时正是唐朝宫闱多事之秋。在他降临世间的前一年,他的祖母武则天与宰臣裴炎把他的伯父唐中宗废为庐陵王,其父豫王李旦被立为皇帝,是为睿宗。睿宗名为大唐国主,年富力强,却只能居于别殿,不许听政。而武则天年逾花甲,仍临朝称制,军国政事由她专断。武则天在镇压徐敬业的扬州叛乱之后,兴告密之风,冤狱迭起,唐宗室及朝臣中的反对派不少人受到迫害。史称"自垂拱以来,任用酷吏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

    垂拱三年(687年)闰七月丁卯,以皇子身份被封为楚王。 永昌年间(689年),武则天命令李隆基过继予李弘为子,继其香火。载初二年(690年),李隆基五岁时,父亲李旦被祖母武则天废除帝位,迁居东宫。

    天授二年(691年)初,年仅七岁的楚王李隆基开始出阁,建置官属。这年八月,因为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私自谒见皇嗣李旦,武则天知道后,杀死二人,并严令禁止李旦接见公卿大臣,李隆基兄弟与二伯父李贤的三个儿子再次入阁,"皆幽闭宫中,不出门庭者十余年"。

    武则天称帝后的长寿二年(693年)腊月丁卯,李隆基以皇孙身份被降封为临淄王。 这一年,其母亲窦妃被户婢团儿诬谄为"厌蛊咒诅",在正月初二朝后,与刘妃一起被秘密地杀死于宫中,不知埋在何处。同年八月,其父李旦也被诬告有"异谋",武则天命酷吏来俊臣审理,幸亏太常工人安金藏大义剖腹,"以证明皇嗣不反",才躲过了这场灾难。根据史料可知,李旦的另一位妾室豆卢氏和李隆基的姨妈窦氏 抚养、照料过年幼丧母的李隆基。

    景龙二年四月(708年),兼潞州别驾。 李隆基在宫中被幽闭了七年之久。圣历二年(699年)他十四岁时,才与诸兄弟再次出阁。这时武则天年事已高,经大臣狄仁杰等人的规谏,放弃立武承嗣为太子之念,李显被接回洛阳,仍被立为太子,皇嗣被封为相王。长安年间(701-704年),李隆基先在亲卫府任右卫郎将,后任尚辇奉御,负责掌管皇帝的内外闲厩马匹。在此期间,以张柬之为首的朝臣发动神龙政变,杀死了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兄弟,迫使她让位于中宗。弱冠之年的李隆基目睹了这场政变。

    政变夺权:

    景龙四年(710年),李隆基从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回到京师长安。他暗中聚结才勇之士,在皇帝的亲军万骑中发展势力。太宗时,选官户及蕃口中骁勇的武士穿虎纹衣,跨豹纹鞯,从游猎,于马前射禽兽,谓之百骑。武则天时增加为千骑,李显时发展为万骑。李隆基非常重视万骑的作用。

    唐玄宗武则天去世后,李显懦弱无能,朝政大权慢慢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原来发动政变恢复唐朝的功臣、宰相张柬之也被他们贬官驱逐,太子李重俊被杀。韦皇后效仿原来武则天的做法,让自己的兄长韦温掌握大权,对于女儿安乐公主的违法卖官鬻爵也不加制止,大加纵容。在景龙四年(710年),中宗终于死于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被她们合谋毒杀。然后,韦皇后便想学习婆婆武则天,做第二个女皇。没有等韦皇后动手,一直静观时变的李隆基(唐玄宗)和姑姑太平公主以及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苑总监钟绍京等,密谋策划,欲先发制人。有人建议,把发动政变的事先向相王报告,李隆基胸有成竹地说:"我是为了拯救社稷,为君主、父亲救急,成功了福祉归于宗庙与社稷,失败了我因忠孝而死,不连累相王。怎可以报告,让相王担心呢!现在报告,相王若赞成,就是害他参与了危险的起事;若他不赞成,我计谋就失败了。"于是,决定背着相王,立即行动。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等人穿便服,进入禁苑,到苑总监钟绍京住处。这时,钟绍京反悔,拒绝参加这次政变。但在其妻许氏坚定的劝说下,钟绍京决定参与政变。于是前往拜谒李隆基。入夜后,万骑果毅李仙凫、葛福顺、陈玄礼等军官都先后来到,请李隆基发布命令,终于定于七月二十一日夜发动政变。当夜,葛福顺突袭羽林营,诛杀韦后党羽韦跨、韦播、高嵩,策反了羽林军,并攻入玄德门,李仙凫亦引兵攻入白兽门,于三更会师于凌烟阁。李隆基引兵进入内宫,守卫内宫的武士纷纷倒戈响应,韦后逃入飞骑营反被斩首,宗楚客、安乐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儿等人也陆续被杀,并于全城搜捕韦氏集团人员,凡身高高于马鞭的男性皆处死,史称"唐隆政变"。 这时,李隆基才将唐隆之变的经过报告其父相王李旦。相王抱着李隆基哭泣著说:"宗庙社稷的灾祸是你平定的,神明与百姓也都仰赖你的力量了。"当日,李隆基被改封为平王,兼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迫使李重茂禅让,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睿宗与大臣议立太子。按嫡长子继承制度,长子宋王李成器应为太子,但李成器坚决辞让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平王有功于国,自己决不居平王之上。"参与消灭韦党的功臣也多主张立李隆基为太子。睿宗顺水推舟,遂立李隆基为太子。

    初登大宝:

    太平公主恃著拥立睿宗有功,经常干预政事。她又感到太子李隆基精明能干,妨碍自己参政,总想另易太子。李隆基当然不愿任人摆伂,亦想除掉太平公主。睿宗最初遇到困难先听太平公主的意见,再征求太子的意见。后来,愈来愈倾向太子。李隆基为太子之后与太平公主的矛盾日益加剧。景云二年(711年)正月,太平公主竟把宰相邀截到宣政殿光范门内,明目张胆地劝宰相更易太子,遭到宋璟的严词拒绝,阴谋才未能得逞。太平公主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愈演愈烈,睿宗对此感到不安。二月间,他听术士说:"五日内有急兵入宫",更加感到局势严峻,遂颁下诏书,命太子监国。到景云三年(712年),李旦怕在这样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乱,又不顾太平公主的反对,毅然把帝位让给了李隆基,改元先天。只是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李旦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据称太平公主和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唐高祖堂弟李德良之孙)、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晙、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胡僧惠范合谋推翻李隆基,并且太平公主准备以御林军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起兵夺权。甚至已经计划在李隆基饮食下毒。魏知古将之报告李隆基,李隆基与王琚、张说、崔日用讨论后,决定先发制人,于是召集弟弟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及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也是玄宗的内兄)、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率先采取行动。

    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命王毛仲武装家兵三百余人,各骑马。李隆基亲率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十多人,先杀左、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又擒获了太平公主的亲信散骑常侍贾膺福及中书舍人李猷,接着杀了宰相岑羲、萧至忠;尚书右仆射窦怀贞乱中自裁而死。太平公主见党羽被诛杀殆尽,不得不逃入佛寺,三日后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请李隆基恕其死罪,被李隆基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是为"先天政变"。自此以后,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这一年,李隆基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凄凉离世:

    肃宗从河西、安西征调了万余名精兵,又调回了河北前线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北节度使李光弼所部五万军队,灵武一时军威强盛。接着又任命了朝官与将帅,建立了一套新的军事系统,对抗击叛军也作了全面部署。应肃宗之请,回纥也派来精锐骑兵助战。这时又适遇叛军内讧,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部下不服,战斗力也随之削弱,形势急转直下。至德二载(757年),随着安禄山被杀,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长安,居兴庆宫(南内),称太上皇。

    玄宗幸蜀图玄宗不再过问政事。他居住在兴庆宫,偶尔也去大明宫。侍卫他的仍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与内侍监高力士。另有玄宗的亲妹玉真公主与旧时宫女、梨园弟子为他娱乐。玄宗对杨贵妃之死一直是耿耿于怀。他从成都回来后,即派人去祭悼她;后来又想改葬,遭宦官李辅国反对而停止,却密令宦官将贵妃遗体移葬他所。宦官献上了贵妃的香囊,玄宗把它珍藏在衣袖里。又让画工画了贵妃的肖像,张挂于别殿,"朝夕视之而欷歔焉" 。

    上元元年(760年),宦官李辅国为了立功以固其恩宠,上奏肃宗说:"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晓喻不能解,不敢不以闻。"这年七月,李辅国乘肃宗患病之机,矫诏强行把玄宗迁居西内。在途经夹城时,李辅国又率射生将五百骑,剑拔弩张,气势汹汹地拦住去路。玄宗胆战心惊,几乎坠下马来,幸亏高力士挺身而出,玄宗才安全地迁居甘露殿。事后,肃宗没责怪李辅国,反倒安慰他几句。不几天,玄宗的几个亲信也遭到清洗:高力士以"潜通逆党"的罪名,被流放于巫州;陈玄礼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观。剩下玄宗只身一人,茕茕独处,形影相吊,好不凄惨。之后,肃宗另选后宫百余人,到西内以备洒扫。

    晚年李隆基忧郁寡欢,宝应元年农历四月五日(762年5月3日),李隆基驾崩,终年78岁。葬于唐泰陵。 同年久病已久的李亨亦驾崩。

  • 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各类文物珍宝约65万件,素有“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文物”的说法。 ·文物来源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将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和国子监的重要文物南迁与此。 ·分为第一展览区(主馆)、第二展览区、天下为公牌坊、至善园、至德园、张大千纪念馆等主要部分。 ·三大镇馆之宝,分别是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皆是精巧绝伦的工艺品,栩栩如生,世所罕见。

    历史沿革

    故宫建馆

    民国十三年(1924年)10月下旬,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摄政内阁总理黄郛于11月4日内阁会议中通过《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要求逊帝溥仪“从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清室应“即日移出宫禁“。次日,京畿警卫司令鹿钟麟偕同警察总监张璧、国民代表李煜瀛前往紫禁城后寝,请宣统废除尊号,交出印玺、宫殿,迁出皇宫。同月6日,国务院组织清室善后委员会,聘李煜瀛为委员长,会同清室近支人员,点查清宫物品。

    民国十四年(1925年)4月12日,公布《参观故宫暂行规则》,开放御花园、坤宁宫、交泰殿、乾清宫、弘德殿、昭仁殿、南书房、上书房等处(即故宫中路),供游客于每星期六、日下午一至六时观览。同年9月29日,计划成立故宫博物院,于双十国庆日下午举行开幕大典。同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新开五条参观路线,对外开放。

    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国民政府北伐成功,接收故宫博物院,公布《故宫博物院组织法》,明定故宫直隶于国民政府,并以易培基为院长。

    文物南迁

    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故宫择院藏文物菁华装箱储置,为文物播迁避难预作准备。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初,日军进逼榆关,故宫理事会决定文物南迁沪上。同年2月6日起,故宫文物共13427箱又64包,计分五批启运,至5月23日悉数运达;随行迁运者,尚包由括古物陈列所、中央研究院、颐和园、内政部、国子监、先农坛等单位文物,计6194箱又8包。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即今南京博物院)于南京成立。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2月,国民政府公布《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暂行组织条例》,故宫及其理事会改隶行政院;同年5月,马衡受命担任院长,开始点查存沪及留平文物。

    民国二十四年(1936年)12月,南京朝天宫故宫分院保存库建设完成,南迁文物遂由上海运抵南京,入库存置。

    民国二十五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故宫南迁文物再分三批向后方撤退:第一批(南路)文物共80箱,自南京启运后,经行汉口、武昌、长沙、桂林,而至贵阳,继又疏散至四川巴县;第二批(中路)计9331箱,途经汉口、宜昌,抵达重庆,又过宜宾而厎于乐山;第三批(北路)凡7287箱,则经徐州、郑州、西安,以及宝鸡、汉中,抵达成都,又转运峨嵋。同年年末,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奉命西迁,并随故宫第二批(中路)西迁文物起运,循水路移赴汉口;继于次年初迁川,设办事处于新市,复向重庆大学借地,与中央研究院合建临时库房于沙坪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筹备处奉准迁赴昆明办公;随故宫博物院第二批文物西迁之藏品则运赴四川乐山。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奉令再向后方撤退,随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机关迁往四川南溪李庄。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央博物院筹备处随即准备复员;存置于李庄及乐山之文物分别启运还都,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毕事。

    抗战胜利后,故宫西迁文物依巴县、峨嵋、乐山之序,先于重庆集中,再循水路还京,全部归运工作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末结束。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筹备处为庆祝人文馆落成,特与故宫博物院盛大举办联合展览会。

    文物迁台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秋,解放战争形势逆转;同年11月10日,故宫常务理事朱家骅、王世杰、傅斯年、徐鸿宝、李济、杭立武等与翁文灏理事长集议,主张择精品运台;另朱家骅先生建议迁运中央图书馆所藏善本图书,傅斯年先生则提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文物随同搬迁赴台。同年12月初,中央博物院理事会集议,通过选择最精品运台,其余藏品亦应尽交通可能,陆续迁运。当月21日,故宫第一批文物32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212箱装入海军派遣之中鼎轮,运抵基隆。同时装船迁运者,尚包括中央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图书馆、外交部之文物、图书、条约档案,共240箱。

    1949年1月6日,载运第二批文物之招商局海沪轮启动;除故宫文物168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486箱外,亦包括中研院史语所、中央图书馆、北平图书馆之文物、图书、地图,计1336箱。同月30日,负责输运第三批文物箱件之海军昆仑号运输舰启航,内装故宫文物972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54箱、中央图书馆122箱。

    各机关箱件抵台后,除中央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文物箱件留存杨梅外,皆贮置于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台中糖厂仓库。

    1949年8月,“行政院”为应战时环境,特暂将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央图书馆等单位合并为“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简称联管处),由“教育部”统摄。

    1950年4月,联管处设于台中雾峰北沟之文物库房完工,全部迁台文物入库存贮。同年5月,台湾行政部门改组故宫博物院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理事会”,成立共同理事会,代行两院理事会职权。

    1953年3月,联管处就北沟库房附近山地开建小规模山洞,备必要时将最精文物存入。

    1954年9月,历时四年之迁台文物点查毕事;文物虽经战时水陆辗转迁徙流离,惟损伤极少。

    台北建馆

    1956年12月,北沟陈列室落成,

    1957年3月,北沟陈列室开放参观。

    1959年,国民党高层决议在台北外双溪兴建“台北故宫博物院”,择此乃因临近市区、可开凿防空洞储藏文物、提振国际观光与教育,以及结合政治军事计划等因素。

    1961年,王大闳提出的“国际式”建筑方案获选,但却因未获主政者的共鸣而未被采纳,反而是评委之一的黄宝瑜提出的宫殿式建筑方案,颇符合官方复兴中华文化精神的期待而获选。

    1961年,筹划于台北近郊外双溪兴建新馆。

    196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馆开始兴建。

    1965年8月,院厦修筑完成。同年11月12日,故宫博物院台北新馆落成揭幕;当日展出之法书、名画、铜器、织绣、瓷器,以及玉器、珍玩、图书、文献等各类文物,共1573件,分置于六间陈列室、八处画廊。次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格局

    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地总面积约160000平方米,由中央园林与步道、博物馆正馆建筑、文物储藏山洞与廊桥3个部分所组成,其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设计者称之为“北平午门”意象。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屋顶则采用绿色饰金黄色收边之琉璃瓦“盈顶”形制,风格清丽典雅。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碧瓦黄墙,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

    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第二层是展览书画、铜器、瓷器、侯家庄墓园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层陈列书画、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织绣等,二、三层为“器字形”平面格局的展厅,黄氏将其比拟为“五室制明堂”;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特展。在第三层后面建有一座26米长的走廊直通山腹的山洞,山洞离地面50米,内有拱形洞三座,每座长180米,高、宽均为3.6米,分隔成许多小库房,中间为通道,分类收藏着各种文物。

    馆藏文物

    截至2021年4月30日,总计698854件/册文物,其中铜器6241件,绘画6744件,陶瓷器25595件,法书3741件,玉器13478件,法帖495件,漆器773件,丝绸308件,珐琅器2520件,成扇1882件,雕刻666件,印拓900件,文具2379件,善本书籍216507册,钱币6953件,档案文献395551册件,杂项12495件,织品1626件。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档案2万多片,其收藏的甲骨档案数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机构的第二位;瓷器2万多件,包括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其收藏的中国古代瓷器是全世界各博物馆中较精、多的;铜器1万多件,包括历代钱币,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龙纹盘、兽面纹壶、西周毛公鼎、战国牺尊等;玉器5万多件,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镶玉如意等;书画真迹近1万件,其中有从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张宏的《华子冈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后部长卷,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苏东坡的《寒食帖》等;善本古籍有近2万册,包括中国仅有四部的《四库全书》较完整的一部;明清档案文献近40万件,其中有清朝历代皇帝(石+朱)批奏折、军机处档案、清史馆档、实录、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见的满文老档40巨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来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所藏来自紫禁城、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和国子监等多处皇家旧藏之精华,还有来自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70万余件。难怪有“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文物”这一说法。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收藏、展出1000多年来宋至清历朝皇帝推祟艺术、广事收集的稀世珍品70万件,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展品每3个月更换1次。

    展开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