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位于苏州市西南郊15公里的木渎镇灵岩山,原名“秀峰寺”,唐朝称“灵岩寺”。灵岩寺的原有建筑,除塔以外已不存在,现有的建筑都是清末和民国时期的重建或增建。
据《吴越春秋》记载,越国美女西施来吴国后,深得吴王夫差宠爱,夫差在风景秀丽的灵岩山,为西施修建了富丽堂皇的“馆娃宫”。相传现灵岩寺大殿即馆娃宫遗址。
灵岩山钟灵毓秀,自南朝梁简文帝、唐宋诗人词客,明清艺林圣手,乃至康乾二帝,皆到此游览并有诗文流传于世。本幅迎面而来的峰峦,舒缓起伏,山径居中,盘折迂回,将主景一分为二,右方浓郁苍翠,悬崖危径;左方穿越松林房舍顺缘径而上,又有数叠屋舍隐于山林;山坳间岚雾涌起,山脚下烟岚环掩;右侧淡墨钩画,阔浦遥山,江帆隐现。
此作写于1981年,时大千已八十三岁高龄,居住在台北外双溪摩耶精舍中。虽然已入耄耋之年,画家仍然在为将在台湾及巴黎举办的展览准备画作,此一时期先后创作了一批极有分量的泼墨泼彩作品。灵岩山是大千游历祖国时所到之处,去国怀乡,时在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