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苗女出嫁》
规格尺寸:直径一米
作品材质:陶瓷盘
作品介绍:《苗女出嫁》 棕色圆型盘 直径100cm
作品雕刻了一位出嫁前的苗家女儿身着银饰和古朴精美的绣衣,父母双双为女儿整理头饰的动人场景。作品运用独特的刻瓷釉雕工艺及西方绘画写实的光影造型语言,在深色瓷器釉面上利用釉面层与白色胎体的色差,使用合金刀具雕刻出丰富、细腻的层次表现立体形象,无需敷色。通过分层雕刻,展现了苗族人家的风俗人情。体现了刻瓷艺术釉雕工艺的独特魅力。
《苗女出嫁》
《苗女出嫁》 简介
作品名称:《苗女出嫁》
规格尺寸:直径一米
作品材质:陶瓷盘
作品介绍:《苗女出嫁》 棕色圆型盘 直径100cm
作品雕刻了一位出嫁前的苗家女儿身着银饰和古朴精美的绣衣,父母双双为女儿整理头饰的动人场景。作品运用独特的刻瓷釉雕工艺及西方绘画写实的光影造型语言,在深色瓷器釉面上利用釉面层与白色胎体的色差,使用合金刀具雕刻出丰富、细腻的层次表现立体形象,无需敷色。通过分层雕刻,展现了苗族人家的风俗人情。体现了刻瓷艺术釉雕工艺的独特魅力。
丁邦海 简介
丁邦海,196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
1996年,刻瓷作品《毛泽东肖像》(直径1米)被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并被选为精品在二楼精品展室常年陈列展出);1997年,中国文联组联部和淄博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为丁邦海、黄玉双夫妇主办了刻瓷艺术展。参展作品《江泽民肖像》(直径1米)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收藏。原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参观后欣然题词“华夏一绝”。中央电视台曾以《盘中圆梦》为题拍摄了专题片。
近年来,多件作品被作为国礼赠送国外元首和友人。刻瓷艺术作品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展览或刻瓷艺术大赛中获得金、银、铜奖共80多个奖项。崇尚工匠精神,追求创意创新,以惊人的毅力先后创作出一系列精品力作,且创作题材广泛,工艺掌握全面,被誉为创新型实力派刻瓷艺术家。被公认为“中国肖像刻瓷第一人”,特别是釉雕肖像、佛像堪称一绝。几十年来坚守釉雕工艺创作,锐意创新,突破了传统刻瓷工艺,丰富了刻瓷艺术的表现力;提升了刻瓷艺术的工艺价值,使刻瓷艺术产生飞跃。创作的《日月观音》、《宝印观音》和《苗女出嫁》等大型釉雕工艺精品力作,在历届展会中得到陶瓷专家及收藏家的高度评价,成为运用釉雕工艺创作作品最多、工艺研究最透彻、成就最大的刻瓷艺术家,使釉雕工艺发展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雕刻工艺。
一生做好一件事
丁邦海,1961年3月出生于山东淄博。从事刻瓷艺术研究与创作三十余年,先后得到朱一圭、张明文先生和原中央美术学院侯一民教授的精心指导。后拜北京市非遗项目“北京刻瓷”传承人陈永昌先生(清末农工学堂刻瓷科首届学员、刻瓷艺术大师陈智光之子)为师,为北京刻瓷第四代传承人。
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优秀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山东省首席技师。2016年5月,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陶瓷艺术大师,同年7月,在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中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2月,被评为首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
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
撰写的《刻瓷艺术的工艺分类》等二十篇刻瓷艺术研究论文分别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2013年7月,编著的《中国刻瓷艺术》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是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刻瓷艺术工艺和技法的专著,填补了刻瓷艺术研究的部分空白,提升了刻瓷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影响力及人们对这门艺术的认知度,对刻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此书已被淄博职业学院等几所大学作为刻瓷艺术专业教材。
崇尚工匠精神,追求创意创新,以惊人的毅力先后创作出一系列精品力作,且创作题材广泛,工艺掌握全面,被誉为创新型实力派刻瓷艺术家。被公认为“中国肖像刻瓷第一人”,特别是釉雕肖像、佛像堪称一绝。
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