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黄震
天中佳果图轴

首页 艺术名人馆 黄震 天中佳果图轴

天中佳果图轴

  • 作者
  • 收藏者
    广东省博物馆
  • 分类
    未分类
  • 创作年代

天中佳果图轴 简介

清中期的午瑞图在内容上增加了新的意象,如黄震作于1787年的天中佳果图,除了应时的瓶花与水果以外,增加了摆放在梅花凳上的蒲石盆景,置于物体的前方,最先映入观者的眼帘。这一摆设,不仅丰富天中应时物,而且给作品增添了文人气息,营造出一处别致的天中佳景。

黄震 简介

  • 黄震
    南宋官员、学者

    黄震,字东发,号文洁,慈溪(今属浙江)人。南宋学者。宝祐四年进士,历仕史馆检阅、广德军通判,有文集。此幅画像取自1928年修《浙江余姚黄氏宗谱》。

    人物简历

    黄震(1213-1280),南宋庆元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字东发,号文洁,人称于越先生。

    南宋宝祐四年(1256)进士,授迪功郎、吴县尉。

    咸淳三年(1267)擢国史馆检阅,参与修纂宁宗、理宗两朝《国史》《实录》等。继因上疏建议停办僧道度牒,收回庙宇土地,以纾民力,触怒度宗,贬官三级。

    次年出为广德军通判,禁淫祀恶俗甚严。

    六年因指责郡守不法,被斥以挠政罪免职。未几改为绍兴府通判,有政绩。

    后历官提举江西常平仓司、江西提点刑狱、提举浙东常平茶盐、侍郎官等。

    宋亡后隐居定海灵绪乡泽山(今属慈溪田央乡),后寓居鄞县,讲学著述,自称“非圣人之书不观,无益之诗文不作”。卒于故里(《宋元学案》称饿死于鄞县宝幢山),葬鸣鹤乡钱家岙,门人私谥文洁先生。

    人物生平

    黄震生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字东发,人称於越先生,今掌起镇黄家村人。他一生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屡遭挫折,均坚贞不屈。

    咸淳三年(1267年),他任史馆检阅。在论对时,直言不讳地指出当时大弊为民穷、兵弱、财匮及士大夫无耻,触怒了度宗皇帝,被贬官三级,并下放到广德郡任通判。

    黄震到广德郡后,办事仍旧十分认真。那里有座祠叫张王庙,每年有数十万人来此祈神,滥杀耕牛作为祭品,并时常发生争斗,影响农业生产与村族之间的团结,被黄震坚决地取缔了。不久,黄震因指责郡守贾蕃世的不法,被贾告到贾的叔叔、权相贾似道那里,结果落了个“挠政”的罪名而被免了职。

    咸淳七年(1271年),黄震任抚州知州,正碰上抚州饥荒,百姓流离失所,一片凄凉。米商富家却乘机囤积粮食,抬高粮价,大发横财。黄震单车疾驰,不入州署,在驿舍里处理公务,四处张贴“闭粜者籍,强籴者斩”的告示,当即把米价压了下来。接着又亲自煮粥赈济灾民,并奖励有功于赈济的人员,很快稳定了局面。

    德元年(1275年)三月,黄震从江西提点刑狱调任浙东提举。当时,鸣鹤、石堰一带盐民因不堪官吏盘剥而举行大规模暴动,遭到镇压后大批逃亡,黄震受命处置。他深入盐场,反复调查,知道完全是官逼民反,便一方面如实向朝廷反映情况,一方面着手多方招集逃难的盐民,并如数发还官府历年所欠的晒盐本钱61.3万余贯,由此把一场“千里震惊”的风波平息了下来。

    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月,69岁的黄震在故里去世,门人私谥文洁先生。

    人物成就

    创东发学派

    黄震为学宗朱熹,兼综叶适“功利之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批判“心即天”和道器为二物观点,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人心之灵可以认识客观世界,但不能以心为天,批判理学家“人心道心”、“即心即道”,认为心只是灵明,不能传,也不须传。提出“道不离器”、物各有理观点。主张知先行后,创“东发学派”。

    直言内政弊病

    咸淳四年(1268)七月,黄震在“史馆检阅”任上,他以国事日非为忧而上《戊辰轮对》二札。当时,黄震因目睹度宗无视内忧外患而履危而安,因此在札中直言当时内政有四大弊病:“民日以穷、兵日以弱、财日以匮、士大夫日以无耻。”接着还呈述边防危急,外患堪虑之情势:“近者,重庆为西蜀一线之脉既毁于火,光州金刚台为淮西襟要之口,又毁于火。况其(指蒙古军)造舟运粮,忽又闻于诸阃(统兵在外的军职人员)之探报,则边情愈不可测矣。夫此三者,岂容并见!”说至此,黄震又以重言提醒皇上:“设不幸年谷果荒,饥民群扰,而外寇乘之,国将何以为国,而今则皆有其兆矣!”说至激愤处,竟犯颜揭斥:“(皇上)践阼(继位)五年以来,无一动容变色之虑,居则惟见湖山歌舞之已久,宫居服食之便安,而凡京、襄、淮、蜀之荒残,中原、河北之狐兔,未必关于念虑也;出则惟见仪卫法物之塞途,帘帏粉饰之夹道,而凡驱逐出巷之啼号,穷僻在野之愁叹,皆不接于见闻也。”力谏皇上“自畏目前之安而深为天下万世之虑”。

    针对宫中兴建内道场的荒唐之举,黄震在札中力陈佞迷佛道之不可取,主张住卖度牒,省去祷祠之费,节用国资民财。劝说度宗停建内道场。度宗不仅毫无省悟,居然勃然大怒,将黄震“批降三秩,即出国门”。黄震后虽因此连降三级,贬为广德郡通判,但敢为国为民忘我直谏之声遍于朝野。

    平息盐民暴动

    德祐元年(1275),三月,余姚石堰场、慈溪鸣鹤场发生所谓的盐民大暴动。当此之时,朝廷急调黄震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处理乱局。经黄震多次深入调查,察知亭丁(盐民)逃亡或“相为盗挻”的原因,其实是由于官员椎剥亭户,私吞盐本钱,加之春荒严重,亭户(盐户)衣食无着之际,还遭鞭挞之苦,被逼倍数交盐,于是冒死而群起反抗。他一边如实向朝廷反映情况,一边安恤亭民,如数发还原欠盐户的历年晒盐本钱61.3万余贯、宽缓盐课,同时革除盐场诸弊,终于平息了这场官逼民反“震惊千里”的大风波。流散亭户纷纷复归,生聚之气终于渐有所现。

    主要著作

    南宋王朝覆灭之后,黄震隐居于泽山(在今三北镇),榜其门曰“泽山行馆”,其室为“归来之庐”,专心整理自己的著作。他的哲学思想以朱熹为宗,形成“东发学派”。他主张理是“四时行,百物生”的“自然之准则”;释“道”为日用常行之理,斥道家高谈“人心”、“道心”之玄虚。其子黄梦干、黄叔雅、黄叔英及学侣陈著,均重经史考辨,将“东发学派”思想传播至闽浙一带。黄震的《东发日钞》(又作《黄氏日钞》),是一部满含睿语哲理的读书笔记,对古书辨伪功力至深,为“东发学派”的代表作。另著有《古今纪要》《古今纪要逸编》《戊辰修史传》《读书一得》《礼记集解》《春秋集解》等多种。

  • 广东省博物馆 简介

    广东省博物馆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旧馆于1957年开始筹备,馆址定在文明路6号(今215号)。该址曾是清代广州贡院,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民党“一大”旧址(含革命广场)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楼、中山大学天文台所在地。旧馆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陈列大楼设计原是“U”形建筑,主楼向东,右为南副楼,左为北副楼,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南副楼于1959年上半年落成,楼高三层,面积3500平方米。主楼和北副楼后因经济困难,没有建成。1959年10月1日,广东省博物馆及所辖的广州鲁迅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广东省博物馆决定在原址上建设新的陈列大楼。1992年10月新陈列大楼落成,总建筑面积18700平方米,其中新建大楼12300平方米,陈列面积达6000平方米,为原楼的4倍。 开馆以来,广东省博物馆推出了许多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大型展览,如《广东历史文物展览》、《广东出土文物展览》、《广东省改革开放成就展览》、《商承祚先生捐赠文物精品展览》、《刘少奇光辉业绩展览》等。馆内的基本陈列有:《广东历史大观》、《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广东珍稀动物展览》、《鲁迅生平与纪念》、《国民党“一大”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史料陈列》等。这些根据广东历史文化特点和馆藏优势推出的展览,充分体现出岭南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除此之外,我馆每年还不定期地推出一些各具特色的临时展览。

    从开馆到2009年,累计举办陈列展览300多个,自1985年至2004年近二十年间,平均每年举办8-9个陈列展览,接待观众数百万人次。 在保管收藏文物方面,通过征集、收购、划拨等多种渠道,广东省博物馆的藏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截至2016年12月藏品总数已达17.27万余件(套),包括文物和古籍130785件(套),自然标本41960件。其中,中国历代陶瓷和书画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居全国博物馆前列,而广东出土文物与金木雕、端砚的收藏最为丰富,也最具地方特色。近年来,广东省博物馆尤其注重三大民系(广府、客家、潮汕)民俗文物的调查征集,以进一步提高藏品质量、强化地域文化特色为圭臬。 跨入新世纪,广东省博物馆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0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投资9亿元在广州珠江新城建设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项目是广东省“十项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和建设文化大省三大文化设施之一。新馆濒临珠江,坐落在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新城市轴线东侧,与西侧的广州歌剧院以及中央林阴大道、滨江绿化带一起构成广州文化艺术广场。新馆规划总用地面积4.1万平方米,地面部分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地下部分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合计约6.3万平方米。

    新馆建筑主体的设计外观呈方正的玲珑盒形,采用巨型屋面悬吊式钢桁架结构,空间组织概念源于广东传统的工艺品象牙球。新馆建筑将藏品管理、陈列展览、教育与综合服务、业务科研、行政管理、安全保卫、机电设备、地下停车场等八大功能系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建筑充分考虑智能化要求,设备齐全,设施先进,采用了综合安防、楼宇自动化等安全系统和恒温恒湿空调、智能化照明等文物保护系统。此外,设计也充分考虑了节能环保因素,在建材选料、设备选型等方面,注重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并尽可能利用珠江新城提供的区域公共服务。 新馆的展厅在布局设计上为陈列展览提供了高差5米到22米不等、没有结构柱的大空间,使陈列布展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展览以广东历史民俗、艺术、自然为主要陈列方向,包括历史馆、艺术馆、自然馆三部分,另外配置有陈列展览系统、藏品管理系统、教育和综合服务系统、业务科研系统、安全保卫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管理系统将使新馆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作为广东省三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对于营造广州市的文化氛围、体现广州华南文化中心的地位、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以及使广州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