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梁国治
等摹兰亭八柱帖(一)册

首页 艺术名人馆 梁国治 等摹兰亭八柱帖(一)册

等摹兰亭八柱帖(一)册

等摹兰亭八柱帖(一)册 简介

19x20.6,纸本,,页,台北故宫博物院。本幅一至二: 题兰亭八柱册。(小字注。并序。)自永和之修禊觞咏初传。迨贞观之搜珍。钩摹迭出。惟定武驰声。借甚而阙文。聚讼纷如寖至。翻刻失真亦复操觚求似。顾善本之难觏。赝鼎无虑百千。且好手之罕逢。名迹或存什一。繄諌议写其篇帙。波折又新。洎香光倣彼笔踪。抒机独运。余既使旧卷之离而重合。因从几暇再临。寻复惜原本之剥而不完。诏付文臣遍补。于是四册并教刻。鹄然而一编。不外戏鸿继披柳迹于石渠。兼集唐模于壁府。仍琬琰之咸列。俾甲乙以分函。允为艺苑联珠。题曰兰亭八柱。若承天之八山。峻峙极和。布而为埏。譬画卦之八体。流形奇偶。比而依次。分咏已举其要。彚吟更括其全。赚来自萧翼。举出本元龄。真已堂堂佚。搨犹字字馨。谁知联后璧。原赖弆前型。(小字注。柳公权书兰亭诗。惟於戏鸿堂帖见之。初不知其墨迹已入内府。近阅石渠寳笈书。始知其卷久列名书上等。石渠寳笈乃张照等所校定。而其昌所临柳卷即藏照家。且戏鸿堂刻本亦照所深悉。乃柳卷无其昌题识及卷后黄伯思诸跋。未经刻入。皆其中之可疑者。照曾未一语及之。亦不免踈漏矣。)恰尔排八柱。居然承一亭。擎天徒躗语。特地示真形。摹固得骨髓。(小字注。谓禇虞冯。)书犹辟迳庭。(小字注。谓柳见董其昌临帖自识语。)董临传聚散。(小字注。董其昌临公权卷。初藏张照家。本属全卷。后以四言诗并后序及五言诗折而为二。盖照身后为人窃取也。及二卷先后入内府。经比较知其故。复令联缀成卷。俾为完璧。名迹流传。离而为合。或黙有呵护之者耶。)于补惜凋零。(小字注。戏鸿堂所刻柳诗漫漶阙笔者多去岁特命于敏中就边傍补之。)殿以几余笔。艺林嘉话听。乾隆己亥(1779年)暮春之初御笔。臣梁国治恭摹。; 本幅六: 抢豪快覩永兴书。林静烟新改火余。何似山阴王逸少。崇山曲水暮春初。 坦腹东床意欲仙。由来字必以人传。若从肥瘦论形似。逐块锥舟我不然。 米家宝晋漏传名。学士风流俨若生。腕覆廓填都不管。春风即景独怡情。 于停蓄处有波涛。真比长安薛刻髙。甲乙何须夸愽辨。几多优孟效孙敖。丁卯上巳(1747年)观因题。; 本幅六: 此卷经董其昌定为虞永兴摹。以其于褚法外别有神韵也。香光得之吴氏。后虽以赠茅元仪。而在香光斋头颇久。故归之画禅室中。御题。(乾隆丁卯(1747年)行书御题诗跋。); 本幅七: 淳熙五年(1178年)十月朔。魏昌扬益同观。; 本幅七: 摹书至难。必钩勒而后填墨。最鲜得形神两全者。必唐人妙茟。始为无媿。如此卷者是也。外签乃赵文敏公所题。则其赏爱不言可知矣。翰林学士承 旨金华宋濂谨题。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廿三日。; 本幅七: 万历丁酉(1597年)观于真州。吴山人孝甫所藏。以此为甲观。后七年甲辰(1604年)上元日。吴用卿携至画禅室。时余已摹刻此卷于鸿堂帖中。董其昌题。; 本幅七: 天顺甲申(1464年)五月望后二日。王祐与徐尚宾同往昆山。阅于雪篷舟中。; 本幅八: 成化戊戌(1478年)二月丙午。叶萱。周同。轨古中静与予同观于杨士杰之衍泽楼。张弼记。; 本幅八至九: 赵文敏得独孤长老定武禊帖作十三跋。宋时尤延之诸公聚讼争辨。只为此一片石耳。况唐人真迹墨本乎。此卷似永兴所临。曾入元文宗御府。假令文敏见之。又不知当若何欣赏也。久藏余斋中。今为止生所有。可谓得所归矣。戊午(1618年)正月董其昌题。; 本幅九: 右军墨妙尽于兰亭一帖。其真迹不传矣。见其仿佛在尚能使人玩赏。不置何恠乎当时珍爱之耶。吴人蒋山卿。; 本幅九: 万历戊戌(1598年)除夕。用卿从董太史索归是卷。同观者吴孝夫治。吴景伯国逊。吴用卿廷扬。不弃明时。焚香礼拜。时在燕台寓舍。执笔者明时也。; 本幅十: 定武佳刻世已希。遘矧唐人手茟。玅得神情可称嫡派者乎。此卷古色黯澹中自然激射。渊珠匣剑。光怪离奇。前人所共赏识。用卿宜加十袭藏之。金陵朱之蕃。; 本幅十: 甲辰(1604年)闰九月九日。王衡敬观于春水舩。; 本幅十: 戊午(1618年)正月廿二。新安吴廷。京山王制。杨鼎熙。王应侯同观于董太史世春堂。; 本幅十至十一: 唐虞永兴临定武兰亭。自董元宰太史流传至石民内子杨宛收蔵。; 本幅十一: 世人仅见褚摹稧本。今此卷为虞永兴所摹。尤是希有无上之观。元宰割赠茅止生。永不落劫矣。陈继儒获观敬题。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避暑山庄,嘉庆御览之宝,宝笈三编,石渠宝笈,宣统御览之宝; 石渠宝笈三编(御书房),第七册,页3199;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24

梁国治 简介

  • 梁国治
    清代书法家,官员

    梁国治(1723—1786),清代书法家,字阶平,号瑶峰,一号丰山,又号梅塘,浙江会稽(今绍兴)人。 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殿试头名状元。由修撰累官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以经术勤吏治,清俭自守,好学爱才,治事敬慎缜密。有《敬思堂文集》。曾充任《四库全书》副总裁。卒谥文定。 人物经历 梁国治,清朝大臣。清代上虞中塘梁巷(又说为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天资聪颖,博通经史,工制艺。乾隆十三年中状元,先授编修,后充日讲起居官、国子监司业。 梁国治书法作品 二十一年接任广东道员二十五年,移署粮驿道。因政绩卓著,擢督察院左副都御史、吏部左侍郎。广东总督杨廷璋追论其在署粮驿道时失察家人舞弊,被夺职。后起授山西冀宁道,迁江苏学政、湖南布政使、湖北巡抚。乾隆三十四年(1769),署湖广总督,兼荆州将军。赈济灾民。三十六年,移湖南巡抚。从征金川,治军械,造弹药,筹军费,业绩卓著。三十八年召还,命在军机处行走。次年授户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四十八年,协办大学士,五十年,累迁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并先后任广东、江西、顺天乡试正考官,又充任过《四库全书》副总裁。平生治事缜密,不徇私情,廉政清俭,俸入随手即尽。乾隆下谕赞称其“品学端醇,小心谨慎,扬历中外”。工书法,著有《敬思堂文集》。卒于乾隆五十一年,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人物成就 梁国治工诗文,善书法,其书自谓在谢太傅、张曲江之间。时人将他与钱塘梁同书、毫州梁巘并称“书坛三梁”。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