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方从义
山阴云雪图

首页 艺术名人馆 方从义 山阴云雪图

山阴云雪图

山阴云雪图 简介

材质尺寸:

纸本 立轴 水墨 62.6x25.5 厘米

简要介绍:

这幅画的构图相当简单,仅画一股烟岚横于山峰与林木间。墨色的运用很有变化,树石、云烟、峰峦都赋予不同的表现和质感。笔中饱含著水份,云烟像是随著水份在浮升幻动。这幅画的画面虽然不大,却表现出耐人寻味的墨韵。

款识题跋:

款识:金门羽客方方壶倣高尚书。为芹美学士作于沧洲阙里。


题跋: 本幅: 山阴云雪;


诗塘: 唐贤名画今失真。江湖学者多沉沦。尚书高公妙无敌。方壶傚之称绝伦。山阴黄公好事者。实与方壶并清雅。沧洲写此云雪图。黄公玩之长声价。青山秀出秦望春。鉴湖日射波粼粼。林端白云若拖练。树根残雪仍堆银。扁舟访戴返何处。不见当年剡川路。松泉迸落阴涧寒。苔磴纡回野桥暮。几年欲作山阴游。寸心长往身淹留。吁嗟黄公今已矣。使我涕泪昏双眸。韦侯妙年爱文学。下马寒斋慰萧索。临风拂袖开此图。观览徘徊重忆昨。我思草堂清玩时。无乃韦侯亲得之。乾坤清气镇长在。世人溷浊将何为。韦侯韦侯善知己。学画攻书自兹始。它年共入龙虎山。头白方壶应未死。时洪武乙卯立冬日建安苏䌹谨书于屏山之精舍。怜。(印记:苏䌹、仲简图书、□□所、(一印不可辨))

钤印:

作者印:方壶真逸。


收藏印: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乾隆御赏之宝,嘉览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收传印记:草堂清玩,适来印,希之;

方从义 简介

  • 方从义
    元末道士画家

    方从义(约1302—1393),元末著名道士画家,江西贵溪人。字无隅,号方壶、又号上清羽士、不芒道人、金门羽客、鬼谷山人。早年入道,师从永嘉人金月岩修道家之学,为龙虎山上清宫正一派道士,金月岩去世后,他离开龙虎山游历全国各地,往来于大江南北,至正三年(1343)曾至大都(今北京),结交了不少文人、画家和达官贵人,名臣危素称他为“方外之交”,画家张彦辅曾为之绘《圣井山图》相赠,在当时很有名气,由于不喜谈论时事,独好画,不久即思南归,但这次北游使他大开眼界,对他的画有很大促进。 方从义善画,又兼工诗文、书法。其画初师董源、巨然、米芾,又学赵孟頫、高克恭之法。他的画风格潇洒,笔致跌岩,意境苍茫,无尘俗之气,以幽为其画特色。他善画云山墨戏,笔下的景色多是冷寞,幽闭,尘俗绝少的地方:高山奇峰,深谷幽涧,古树老屋,野水孤舟,给人以深沉、奇特和悲壮之感。他早年的画严谨,晚年不拘于形,用笔奔放,满含激情。传世不多,人以礼求之,始为出其一二。尝言:“太行、居庸天下之岩险,其雄杰奇丽,皆古之名画,余所顾见者今皆见之,而有以慊吾志,充吾操,吾非若世俗者区区而至也。”盖学仙之颖然者,由无形而有形,虽有形终归无形,画能如是,其至矣乎? 《图绘宝鉴》录其作品有四十余件,现官方藏品有六件,私人收藏尚有多件:《山阴云雪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云山图》藏上海博物馆,《白云深处图》藏上海博物馆,《武夷放棹图》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高高亭图》、《神岳琼林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后人认为他的画有点“外道”,所以尽管其画格极高,艺术造诣精深,却因为过于不重形似,故影响不如黄公望,倪瓒等人。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