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刘松年
十八学士图卷

首页 艺术名人馆 刘松年 十八学士图卷

十八学士图卷

十八学士图卷 简介

44.5x182.3,绢本,设色、描金,卷,台北故宫博物院。刘松年(活动于1174至1194年前后),浙江钱塘人,居清波门,俗呼为暗门刘.为南宋孝宗年间画院学生,绍熙年待诏.工画人物、山水,师张敦礼,神气精妙,过其师. 唐太宗起文学馆,以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人为学士,分为三番,每日六人直宿,讨论坟籍.命阎立本图像,褚亮为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藏之御府,时人谓之登瀛洲.本幅无作者名款,旧传为刘松年之作.隔水一: 五代周文矩有十八学士图。宣和画谱载此乃刘松年所摹。前辈跋之颇详。丙寅(1626年)廿日得于京邸。因题。其昌。(印记:玄宰、太史氏); 拖尾: 瀛洲赋。鲸波沸兮底平。鳌极峙兮不惊。八纮挥兮氛翳。合璧覩兮重明。开天策兮上府。表盖世之元勋。刬郡(当作群)雄而削迹。挽银汉而洗兵。嘘文燄于寒灰。辟儒馆于神京。坤珍萃乎华壤。渊霆隐乎天声。于是攀鳞附翼之彦。行鹓振鹭之英。咸游泳于瑶池。俨翱翱(当作翔)于明廷。观其房以谋用。杜以断称。虞姚之博学。孔陆之穷经。两薛起河东之俊。二李著国姓之贞。敬宗拔于民曹。志宁缀于郎星。少云台之十将。多元恺之二朋。分六子以并直。各三番而递更。登以清都之幽邃。给以天厨之奇珍。赞以褚亮之珠玉。绘以立本之丹青。杳风日之不到。隔仙凡于几尘。此世俗之所景慕。而瀛洲所以得名也。是洲也。环以学海之波。耸以群玉之峰。芝田花岛之参差。灵卉异石之蒨葱。图书阐东璧(当作壁)之秘。经史细(当作䌷)金匮之封。振振公子之麟。濯濯人中之龙。雍容偓佺之丰仪。洒落乔晋之心胸。以至仁为却老之方。乘浩气为冲(当作冲)举之功。讲论即吐纳之妙。揖让为屈神(当作伸)之容。清谈霏乎瑞露。长啸吐乎长虹。是皆妙幕府之选。储将相之雄。方将开太平以诒后世。又何羡于生羽翰而遗风。彼秦汉之荒唐。惑方士之愚计。望三神于渺茫。引风舟而莫至。是皆求仙山于方外。而不知瀛洲之在人世。羗驰情于虚无。而不知人杰之为贵也。当大明之丽空。布天网于无际。跨黄楼之鹤羽。折广寒之蟾桂。参霞佩于群仙。溘埃风万里。(句有误)。化鹍鹏于须臾。望蓬莱于尺咫。愿刀圭之我分。期凡骨之早蜕。按唐武德四年。秦王开天策上将府。辟舒(当作馆)宫西。延文学之士。以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王(当作主)簿李玄(石渠宝笈作元。但画作上为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勗。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户曹许敬宗。并以本官兼文字(当作学)馆学士。分三番更日直宿。供给珍膳。恩礼优厚。秦王朝谒公事之暇。引见讨论经籍。之夜分乃寂。使库直阎立本画象。褚亮为之赞。号十八学士。得预选者。时人谓之登瀛洲云。素庵书。(印记:素翁、柴门月色); 拖尾: 天表龙姿应瑞符。义旗威定虎狼都。神尧为开天策府。四方礼币延师儒。云龙风虎际嘉会。拔茆连茹凌亨衢。廊庙材高资世用。天人学贯多谋谟。词华五色灿云锦。理窟一致研锱铢。讲论启沃圣心喜。经纶密勿德化敷。流霞九酝颂琼斝。麟脯八珍送御厨。沉水流苏桂馆直。玉珮宝剑金阶趋。鱼水一堂和气洽。明良千载诚心孚。文皇礼贤图至理。天下仰若登蓬壶。蓬瀛弱水三万里。飙车羽轮方可驱。诸贤无乃天之徒。登瀛奚假王乔凫。三百萝图从此启。英风今古振寰区。金华严继先。(印记:乙未进士、绣衣骢马、治世之音、葵轩、墨池清兴); 拖尾: 太宗一代英明主。昔日特开天策府。府中官属摠奇材。兼领文学互参伍。伟哉学士十八人。长才逸思殊超伦。杜公如晦号能断。剖决无滞明如神。玄龄参赞任帷幄。庙算訏谟极恢廓。二公同游复同心。相业联芳功卓卓。世南词翰良无前。思廉褚亮文尤玄(石渠宝笈作元。但画作上为玄)。允恭器识比元敬。相时学与玄(石渠宝笈作元。但画作上为玄)道肩。典签苏勗年最少。能将书画臻高妙。志宁亮直光厥猷。世长正色堪同调。德明儒行真可师。传经太学道在兹。宣圣云孙乃颖达。注疏用释群经疑。薛收守素竞资敏。文达敬宗并辉昞。当时妙选世所推。礼遇优厚恩何幸。讨论文籍夜未休。供膳每送天厨羞。追趋青琐日入直。置身何异登瀛洲。百年文物不可尚。为托丹青写形状。遂令好事传至今。长使诗人发清况。良工写此图亦奇。衣冠环珮光陆离。英雄往矣不复作。感今怀古空歔欷。嗟哉此画岂徒美。玩之可以鉴终始。欲与诸公定是非。应有唐朝不刊史。四明王来。(印记:御史之章、王来原吉、(二印漫漶)); 拖尾: 唐日文皇多俊杰。弘开芸馆聚群仙。勋名事业千年迹。将相才华一代贤。学讲但看挥玉麈。道尊应不在青编。商周而后真稀有。含象亭高果足肩。东鲁刘翀。(印记:刘翀云高、壬辰进士、蔚庵、东鲁、紫阁清兴); 拖尾: 十八学士图。余尝见宋徽宗画本。此卷为刘松年所作。较徽庙本绝不相类。无一毫宋人工致。元人嬾弱习气。而人物位置。曲尽其态。信是扛鼎笔也。商素翁诸公题咏于前。余不复多赘云。完庵刘玨。(印记:刘氏廷美、鹤林小隐); 拖尾: 志同道合君臣义。千载风云喜相际。宸猷黼黻效忠良。献纳从容无少替。研精至理夜忘眠。为育斯民天下计。九州人共乐雍熙。三百年来延世系。遂令儗作登瀛仙。画史图传远追企。往事咨嗟不可攀。于今复覩皇明治。登庸庶府尽贤才。岂特唐朝十八士。镇昜张振。(印记:张氏以德、洁静精微、正谊明道、□正斋); 拖尾: 多士蝉联入馆中。登瀛千古播清风。图传画史丹青妙。名重词臣赞咏工。未数群僚各世学。独高二相济时功。得人应谓如夔契。不道移唐有敬宗。句曲高志。(印记:高氏味道、吟咏情性、冰壶秋月、尚志斋、知远(半印)); 拖尾: 唐太宗得房杜等。佐命兴邦。凌烟肖像。后世缅想之。或寄意于诗什。或图写其形似。求贤乐士。可见于此。此刘松年临摹唐人之迹。其傅色运笔。人物高古。无纤微不惬。而佐命诸公。于图画中可物色得之也。吕常心题。(印记:思敬、裕斋)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三编(御书房),第七册,页3073-3078; 故宫书画录(卷四),第二册,页50-56;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六册,页227-234

刘松年 简介

  • 刘松年
    南宋画家

    刘松年(约1131-1218),号清波,南宋画家,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宅口人。刘松年与刘龟年兄弟随父亲宦居钱塘清波门,以住地自号刘清波,因清波门又称南“暗门”,故外号宋“暗门刘”。

    刘松年工山水人物,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画风笔精墨妙,变雄健为典雅,水墨青绿兼工,着色妍丽典雅,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因题材多园林小景,人称“小景山水”。

    人物简介

    刘松年(约1131-1218),号清波,南宋时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四朝宫廷画家,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宅口人。祖父刘时官成忠郎绍兴二十五年(1155)五月逝世,父刘克勤为将仕郎,早年随父刘时隐居于初具鹿田书院邹形的金华市北山鹿田寺,鹿田寺正是婺州学派的发源地,朱熹、吕祖谦等曾在此讲学,故与文人名士多有交流,已诞生的刘松年自幼耳濡目染,作为爱国画家,其爱国主义思想或正源于此。刘松年的书画得益于家学启蒙,堂叔伯克宏,克敬具善书画,及长随父宦居钱塘清波门(由汤溪宅口出土的绍兴二十七年(1157)由杨湻所撰的《成忠郎辞》(即刘君成忠郎墓志铭)佐证《钱塘县志》将刘松年误记为钱塘人),在杭州师敦礼,为宫廷画师。

    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待诏画院,历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1163—1224)为御前画师,宁宗时因进献《耕织图》,得到奖赏,赐予金带。擅画人物、山水,师从宋英宗女祁国长公主驸马张训礼(本名张敦礼),而名声盖师,被誉为画院人中“绝品”。

    艺术风格

    画学李唐,画风笔精墨妙, 山水画风格继承董源、巨然,清丽严谨,着色妍丽典雅,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在技法上刘松年变李唐的“斧劈皴”为小笔触的“刮铁皴”,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因题材多园林小景,人称“小景山水”。张丑诗云:“西湖风景松年写,秀色于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图醉叟,数峰眉黛落齐纨。”所作屋宇,界画工整。兼精人物,所画人物神情生动,衣褶清劲,精妙入微。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社会不平的,如《风雪运粮图》;松年也是位爱国画家,拥护抗金,反对投降,曾苦心孤诣画《便桥会盟图》,希望统治者效法唐太宗战胜强敌突厥,而不要效法唐高祖之逃跑投降政策;他还画《中兴四将图》,表彰岳飞、韩世忠等民族英雄之伟绩。

    传世作品

    传世代表作品有:《四景山水图》卷及《天女献花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开禧三年(1207)作《罗汉图》轴和嘉定三年(1210)作《醉僧图》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雪山行旅图》轴藏四川省博物馆;《中兴四将图》卷传为其所作,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传世作品还有《西湖春晓图》、《便桥见虏图》、《溪亭客话图》等。

    后世评价

    后人把他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