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画馆
陶瓷馆
热搜榜
搜全站
下载App
退出登录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或已过期
登录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或已过期
用户已注册
注册
注册代表同意
《用户协议》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或已过期
登录
新用户登陆即注册账号,登录即代表同意
《用户协议》
账号或密码错误
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冯溥
行书买菊诗
首页
艺术名人馆
冯溥
行书买菊诗
行书买菊诗
作者
冯溥
分类
未分类
创作年代
清
行书买菊诗 简介
冯溥 简介
冯溥
清代官员
冯溥(1609-1691)清初大臣。字孔博,号易斋。卒谥"文毅",益都(今属山东青州)人,冯裕六世孙。清顺治三年(1646)进士,初授编修,后擢吏部侍郎。康熙年间为刑部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73岁时,以年老乞休获准,以原官致仕,加太子太傅,返归青州故里。临行前,康熙皇帝御笔题诗相赠:环海消兵日,元臣乐志年。草堂开绿野,别墅筑平泉。望切岩廓重,人思霖雨贤。青门归路远,遗兴豁云天。
冯溥是冯氏文学世家中官阶最高者,他生当明清交替之际,顺应时势,入仕清廷,历顺治、康熙二朝。他处事虽机敏圆润,但也持正敢言。康熙年幼登基,鳌拜等四大臣专权朝政,骄横跋扈,任意诛戮大臣,朝廷官员尽缄其口,惟冯溥持正不阿,敢于谏言。
(概述图片来源:清人绘《冯氏画像册·冯溥像》青州市博物馆藏)
人物简介
冯溥(1609-1691)清初大臣。字孔博,号易斋。卒谥"文毅",益都(今属山东青州)人,冯裕六世孙。清顺治三年(1646)进士,初授编修,后擢吏部侍郎。康熙年间为刑部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卒谥文毅。所著《佳山堂集》,有王士祯、陈维崧、方象英等十几人为之作序,赞扬其文风“承累家学,继文敏公之后,涵蓄演迄为巨儒。”冯溥于康熙六年(1667)和十八年两次任会试考官,在清初文坛上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珩在《佳山堂集》序中对冯溥荐拔人才多有赞扬之语。
酷嗜图籍,家有名山佳处曰偶园、万柳堂。藏书楼有“佳山堂”,藏书中善本颇多。曾编撰《佳山堂书目》1卷,著录古籍900余种,其中除了四部分类之外,另分有韵书、佛书、医书、道书、杂记、家刻等。乾隆间,山东藏书家李文藻曾访其藏书处,得到数种精椠,并借录过不少藏书。清道光间藏书家刘喜海曾在道光二年、三年(1822~1823)两访益都,登“佳山堂”,游相国故园,已成废井颓园。刊刻图书有《山堂词稿》《宗伯遗稿》《风雅广义》《文毅公年谱》《文敏公奏疏》《诗经》《万柳堂唱和诗》等15种,多为自著之书,著有《佳山堂诗集》《山堂词稿》等。
人物生平
明
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
清
顺治四年(1647)进士,选翰林庶吉士
3年后(1650年)升为翰林编修。累迁秘书院待读学士。
十六年(1659),擢为吏部右侍郎。
康熙七年(1668),迁左都御史。
九年(1670),授刑部尚书,
明年(1671)晋文华殿大学士。
二十一年(1682),以原官致仕,晋太子太傅。
居翰林10余年,勤勉供职,被顺治帝称为"真翰林"。此后又负重任达20多年,累有疏奏,于前期清朝政治多所裨补。兼爱才好贤,所荐士人后多为名臣。
个人作品
《佳山堂集》18卷
《四库总目》
人物评价
他还屡陈富国安民之策。在军事上,他指出,古时边防将士不带家口,到期轮换。今皆携家眷,十万之师,便有百万之众,不仅物资供应困难,而且将士为家室所累,一旦军情紧急,很难令到即行,应当改变将士携眷戌边的状况。在任命官员上,他指出当时吏部选人规定年限的弊端,主张选官授职,不应仅按资历,而应重视对其真才实学的考察。康熙八年(1669),江南发生捕役诬陷良民,并施刑致死一事,他上疏建议,为使百姓安居乐业,要省刑、薄税。因冯溥所献之策,皆切中时弊,多被采纳,成为康熙所倚重的朝臣,所以在他64岁上疏乞休时,康熙帝仍不批准,曰:“卿六十四岁未衰也,俟七十乃休耳”。直到74岁才准他致仕归乡,并赋诗相赠。足见冯溥在清初政坛上的地位。就文学成就而言,不在其诗文曲赋,而在于他培养简拔人才,为清初诗文复兴,做出了贡献。世传他爱才如命,一遇贤才,便竭力荐拔,多为文人敬重。据《临朐县志·冯溥传》载:“康熙十八年(1679),(溥)为会试正考官,适诏试博学鸿儒,溥所荐法若真,曹溶、施闰章,沈珩、叶舒崇、曹禾、陈玉王基、、米汉雯等,各授侍读编修。”“而毛奇龄、朱彝尊、陈维崧,一时皆出其门下。”王士祯自称其“门下士”,一大批有才之士,清初文坛的领军人物,多因冯溥荐举而得重用。所以高珩在《佳山堂集序》里说:“千载一时,而侧席幽人,风云蔚起四涨,人才一时罗之金门玉堂中。”因而“天下之士,归之如鱼龙之趋大壑”。清初一大批新诗人的出现和清初诗坛的再度繁荣,不能不说与冯溥慧眼识才和擢拔有关。他的《佳山堂集》刊行时,为其作序者多达22人,多为其门生,足见其在清初文坛的重要地位。冯溥有《佳山堂集》19卷传世。其诗承家学诗风,作诗不求雕琢铺华,而有幽雅淡泊之气,论冯溥诗者,多举他的边塞诗为例:“十月风吹塞角哀,行人泣望李陵台。饥鸟啄雪群孤立,此代曾淹异代才!”(《再寄李吉津辽四首》其一)此诗对清统治兴者动众、劳民伤财,蕴含谴责之意。诗调苍劲悲凉,凄惋动人。故施闰章在《佳山堂集序》中评其诗曰:“出入三唐、乐府,五言古尤有汉魏遗风。其忧时愍事,不无小雅凄恻之言,而读之苍然!”此论十分确切。他的田园诗也写得清新可人。如《冶湖四首》其一:“竹里柴门傍水潭,冶湖风物似江南。龙吟湫老生云窟,僧梵钟沉对石龛。花径不除无客至,村醪小试带朝酣。支筇到处听啼鸟,偶值邻翁即快谈。”总起来看,冯溥的诗虽非上乘之作,但他主张诗歌要吟咏“真性情”,却是继承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他的门人为其《佳山堂集》作的序中,对这一点都大加推崇和赞扬。陈玉王基、说:“夫子之诗求之性情,已工。”毛端士说:“夫子起而振衰,式靡为狂润砥柱。调尚正声,体从大雅,必凌宋铄元,而宏音亮节,依然汉魏三唐之遗响矣!”门生评宗师,可能夸饰,但冯溥荐举人才,并有大量的诗作,为振兴清初诗坛,起了重要作用却是不争的事实。关于冯溥的野史传闻很多,毁誉不一,如在青州临朐一带流传很广的关于“伙巷街”的传说。据说,冯溥在京城为官时,家中垒墙与邻居房氏发年矛盾,两家为争地基,互不相让。冯府家人修书一封,让冯溥出面讲话,溥抄明人张英诗一首寄回,诗曰:“千里寄书为打墙,让他三杆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后冯家主动让步,房家也退让三杆,两家之间,辟出一条小巷,人称其为义和巷,即今青州城里的伙巷街。再如康熙娶妹的传说。康熙欲娶其妹,众群臣皆曰不可,惟冯溥答曰:“亦可,亦不可。兄娶其妹,则不可;若使公主为臣之螟蛉义女,则可也!”于是康熙帝拜溥为相国,是为“冯国老”。论此事者多讥冯溥奸滑。民间有很多关于冯溥及其后人的轶闻,毁誉参半。冯溥官至极品、位高权重,为官圆滑,又善敛财,特别是他以明士而入清廷为官,为当时有气节者鄙之,其后人也有不检点者,所以对冯溥贬褒不一。
冯溥行书诗轴
行书七言诗
相关作品推荐
呈马图
高清
佚名
宝相观音轴
高清
高文进
月夜拨阮图
高清
马远
货郎图页
高清
李昪
枯木图
高清
郭天锡
仿王蒙山水
高清
王原祁
梨花图
高清
钱选
潇湘夜雨图页
高清
沈宣
艺术名人馆
时代:
当代
近现代
清
明
元
宋
辽、金
隋唐五代
南北朝
魏晋
汉
秦
排序:
热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苏轼
马远
赵佶
范宽
李公麟
黄庭坚
米芾
张择端
李唐
郭熙
夏圭
梁楷
刘松年
李嵩
马麟
佚名(宋)
李成
赵伯驹
林椿
李迪
法常(牧溪)
崔白
赵伯骕
赵构
陈居中
欧阳修
赵孟坚
苏汉臣
马和之
陈容
全部>>
书法
油画
国画
三希堂法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帖
伯远帖
兰亭序
仲尼梦奠帖
祭侄文稿
自叙帖
黄州寒食帖
蜀素帖
草书千字文
前后赤壁赋
草书诗帖
张迁碑
曹全碑
石门颂
冠军帖
荐季直表
急就章
出师颂
平复帖
兰亭序
黄庭经
姨母帖
鸭头丸帖
新月帖
爨龙颜碑
真草千字文
九成宫醴泉铭
孔子庙堂碑
桌球
蒙娜丽莎
拿破仑穿过阿尔卑斯山
不相称的婚姻
大宫女
盲女
雅典学院
珍珠女郎
肯特海难
希什金肖像
后宫露台
画家与女儿像
穿蓝装的小孩
自由引导人民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吹肥皂泡的少年
戴安娜的休息
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儿子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土耳其浴室
马拉之死
拾穗者
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
红磨坊的舞会
拍卖奴隶
蒙马特大街冬天的早晨
日出·印象
三王来拜
垛草
包厢
晚钟
清明上河图
富春山居图
千里江山图
韩熙载夜宴图
洛神赋图
五牛图
捣练图
簪花仕女图
步辇图
唐人宫乐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挥扇仕女图
汉宫春晓图
山雨欲来图
溪山行旅图
桃花源图
潇湘图
富春山图
雪景寒林图
溪山清远图
山水清音图
蓬莱仙境图
窠石平远图
游春图
江帆楼阁图
明皇幸蜀图
雪景山水图
关山行旅图
山溪待渡图
秋山晚翠图
夏景山口待渡图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激活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激活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
了解同样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