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画馆
陶瓷馆
热搜榜
搜全站
下载App
退出登录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或已过期
登录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或已过期
用户已注册
注册
注册代表同意
《用户协议》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或已过期
登录
新用户登陆即注册账号,登录即代表同意
《用户协议》
账号或密码错误
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杨二酉
行书沈周题画诗
首页
艺术名人馆
杨二酉
行书沈周题画诗
行书沈周题画诗
作者
杨二酉
分类
未分类
创作年代
清
行书沈周题画诗 简介
杨二酉 简介
杨二酉
清代官员
杨二酉(1705年-1780年)字学山,号又屯,山西太原人,清朝官员,他曾于1739年任巡视台湾监察御史。
1705年出生于山西的杨二酉于1733年高中进士,后入清宫廷担任翰林编修等文职。1739年(乾隆四年)以御史身份巡视台湾并兼理学政。任内选诸生建海东书院。1741年返宫廷续任工科官员。
人物生平
1747年,福建巡抚上奏朝廷1739年-1747年之历任巡台御史除了养廉银之外,强索各县轮值供应,而巡台出巡南北两路,所有夫车等项均强加各县措办,又复滥准差拘,多留胥役,滋扰地方等语。因此,他以“积习相沿,因循滋弊”罪名被革职留任查办。他之后返回山西。并在山西研究与保护晋祠,颇有成果。官终至兵科掌印给事中。
活跃于清乾隆元年(1736)至十年(1745)间政治舞台上的“言官”杨二酉,是一位勤于职守、直谏敢言、曾颇受乾隆皇帝青睐的骨鲠之臣。他的仕途生涯仅18年。前三年在雍正朝,为翰林院庶吉士,默默无闻。是乾隆登基给他带来机遇,更准确地说,是他秀隽的书法和锦绣的文章,被乾隆看中,为其仕途打开了通道。然而,作为一生为监察官员的他,因其恪躬职守,耿介如石,被污臣贪宦视作洪水猛兽,尤其是遭到被他弹劾和检举的个别封疆大吏和朝中重臣的攻讦,终至被乾隆皇帝疏远,以“诖误”之罪免职,年届45岁之时归里赋闲。
杨二酉出身富家,据说是抗辽名将杨业之后。其祖从明洪武七年(1374)自宁夏徙居太原府太原县南张村(今属晋柯镇),嘉靖三十九年(1560)又迁居晋祠南堡。书香家风,富足家道,再加上他“幼聪敏,性恺悌,美丰度”的个人条件,使其每学有进,涉猎较广,文、书、诗、画,莫不精湛。诚如史载“工书善画,娴吟咏”,“长于古文辞章”。雍正五年(1727)中秀才,雍正十一年得举人,雍正十二年登进士,成为“天子门生”。就在荣膺进士的这一年,28岁的他步入仕途,进翰林院为庶吉士。
庶吉士,是一般进士入仕的必由之路,依清制须做三年之后,参加例考合格,方能提升。在三年庶吉士生涯中,二酉默来默往,默默无闻。雍正十三年(1735)皇帝突然驾崩,弘历新登帝位,二酉也三年职满,依例考中,晋升为翰林院编修。编修之职,是一个无定员、也无实职的岗位,但却可以此为皇帝服务,进呈辞章。这一年,也就是乾隆元年(1736),二酉作《祈谷赋》呈送新帝。乾隆看到此赋字体遒劲隽秀、文辞飘逸雅训,以为“此子颇有才华,聊可起用”,遂下诏,命二酉兼作《明史钞》和《文献通考纪要》纂修官,并恩赐其一部《日讲春秋》,以示褒奖。
新帝的赏识,使三年无闻的杨二酉,如旱苗获甘霖,愈发勤奋,扬长进取。由于表现拔萃,乾隆二年又获升迁,擢“英武殿翰林供奉”,恩准为《大清一统志》纂修,加协办起居事,所谓“协办起居事”,乃追随皇帝左右,记载其一日言行,为圣上作《起居注》。成为皇帝随臣后,二酉精于书文之长,尤中乾隆下怀。六月某日,帝命其作《日知荟说》,二酉依命精制,速作晋呈。乾隆“御览”之后,“龙颜大悦”,即赐“内府葛纱六端”、“御用眼镜一副”,拔擢“贵州道察御史”(未出察)。七月,又奉旨巡察顺天府(今北京)乡试外场;十月,奉圣命巡视南城(今河南军事要冲河阳三城之一);同月,奉旨再作《日知荟说》。已有一次经验的杨二酉,轻车熟道,此篇《日知荟说》,更不同凡响,饱受乾隆赏识,又赐“御用笔墨两匣”、“御用澄泥古砚一方”,再晋级“协理山西道监察御史”。龙恩浩荡,一升再擢,逮同年十一月乾隆又降旨,委之重任“巡视台湾兼理学政”之职。幸走宏运的杨二酉,一年擢迁六职,数得皇上垂青,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乾隆四年(1739)正月,行将赴台上任的杨二酉,乞奏乾隆皇帝,“请训”赴任旨意。乾隆在乾清宫召见爱臣,面谕“台湾地方紧要,汝去当以镇静为主。凡事要与督抚商量,不可多事。向来台地文武不和,竟成风气,汝去要时加劝谕。至尔等满汉御史更要和气,乃于地方有益。官员中有不好者,汝不得不奏朕知道,然亦只可与督抚商酌,不要轻易参奏。”耳提面命,要诣清晰,宠爱之心,跃然纸上。
杨二酉到台湾后,牢记圣训,慎重行事。清台湾岛并不是一个行省,而是福建省所辖下的一个府。一岛孤悬海外,是为大陆东南诸省屏障,军事地理位置至关紧要。而镇台总兵章隆,却是一个跋扈刚愎的武夫,平日糟害百姓,纵容下属为非,搞得岛上民声鼎沸。二酉轻劝无效,重责无权,遂痛下决心,起章弹劾,先报福建督抚,转呈乾隆皇帝。两月之后,章隆被免,解押京师。祸害倒台后,台岛百姓十分拥戴二酉。杨氏在台两年,最重台岛教育,为平息闽籍、粤籍迁台百姓因“学额”所限,造成的长期矛盾,他改革台湾户籍制度,增加学子入学、考试名额,化解了矛盾,理顺了民怨,促进了岛内团结。当年的台湾,地处僻址,经济落后。虽有府学、县学,却师资低劣,质量在孙山之后。为此,二酉创办书院,亲自授课,倾注毕生心血。在治政方面,二酉在了解地方实情后,奏免了台湾积年陈欠税银3340两,田赋51489石,减轻了百姓负担。对于台湾的治安,他善抚蕃黎,实行保甲,严缉游匪,约束兵丁,地方政权日益巩固。他的善政得到了岛内官绅百姓的赞誉,齐称其为“杨夫子”。至今仍遗《学宪杨公兴行海东书院碑记》于世。
乾隆六年(1741)十月,杨二酉差满回京述职,得到了乾隆“召见赐坐,慰劳有加”的嘉奖,先后擢升为“工科给事中兼英武殿执事”、“兵科掌印给事中”等职,始终效命于六科和都察院监察官吏系统。
乾隆七年(1742),杨二酉改任工科给事中,充文武殿试执事官。
乾隆八年(1743),杨二酉转兵科掌印给事中,曾奉旨就赈入京灾民,上《遣送流民》奏章,得到皇帝的嘉奖和肯定。
乾隆十五年(1750),杨二酉奉旨巡视济宁漕务,上《修纤路以便运输条陈六事》疏。
乾隆十六年(1751),杨二酉被人弹劾,圣眷失宠,以“挂误夺职”罢官回归故里。
(清代吏制,监察官员品位不太高,权力非常大,他是皇帝实施吏治,整饬官员的一把利刃。身为兵科最高谏官(与言官是同一意思)的杨二酉,深恐稍有懈怠,“有负皇恩”,遂悉心观察朝野上下,常到各属部门检查,发现问题,即行上疏,官员稍有错怠,便具实参奏。所任期间究竟上过多少奏章,革除多少错弊,无法知晓。但大多都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和首肯。比较著名的均见载于史,诸如“停采买”、“减关税”、“除耗羡”、“爱惜人才”、“论浙江兵饷银色”、“陕甘茶法流弊”……大多涉及国计民生、贪官流弊,反映了他一片忧国爱民之心。其中的“论浙江兵饷银色疏”,就是请皇帝查处江浙总督,满族贵胄贪污兵饷的问题,而正是这一奏疏使二酉受到权臣、大吏的诬陷,终至使乾隆疏远,落得“诖职”之罪,在乾隆十六年,丢官于一旦。
杨二酉退仕归里后心灰意冷,对“官场险恶”、“伴君如伴虎”领悟颇深,轻易不与人来往,每日惟“闭门思过”而已。乾隆二十二年(1757),军机大臣、邢部尚书刘统勋奉旨至山西查案,游览晋祠时专程登门拜访杨二酉,劝其不要过分消沉,要“豁达大度,寄情家乡山水”。从此以后,杨二酉开始参加社会活动,不时与乡耆邻里、社会名士、地方官员等交往,特别对晋祠古迹的修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其晚年生活充满了新的活力。他先后参与了移建文昌阁、扩建文昌宫、重修七贤祠、重修柏月山房、重修同乐今亭、重修贞砚宝翰亭等工程,并为之写记立碑,其中《柏月山房记》砖刻和《同乐亭记》石刻字、文两绝,堪称“文物精品”最为著名。杨二酉本人极善书法,在朝时即“工书人直,每进一帙,辄拜文绮笺联之赐”。退仕后,在晋祠所题楹联、匾额甚多,计有景清门“山环水绕无双地;神乐人欢第一区。”文昌宫东荣“门环山水观仁智;地接风云会虎龙。”三台阁“三台瑞色临黄道;六府祥光映紫徽。”玉皇阁“高一尺地,即一尺天,毋云高高在上;尽几分心,知几分性,敢云脉脉相通。”待凤轩“桐叶自当年剪得;凤凰于何时飞来。”奉圣寺“佛法谭空,无欲而后空,定于五伦外求空,却便冤佛;禅门守静,不染之谓净,只在七情中讨净,即是解禅。”匾额有水镜台“水镜台”、文昌宫“文昌宫”、朝阳洞“眼底壶天”、待凤轩“待凤轩”、水母楼“悬山响玉”、苗裔堂“赞化育”、浮屠院“浮屠院”、舍利生生塔“雅明动化”等,其中“水镜台”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素有“晋祠庙里三面牌,难老、对越、水镜台”之说。另外,杨二酉还归纳总结出晋祠内、外八景,并作有《晋祠全景十六首》诗。
人物评价
杨二酉居官清正,不畏豪强,有“倔强人似铁”之誉。“挂误夺职”后,对故乡晋祠以许多文化建树,可谓是“流芳千古”了。乾隆四十五年(1780),杨二酉病逝于晋祠故宅,终年76岁。
杨二酉行书题画诗轴
相关作品推荐
惠山煮泉图
高清
钱穀
风雨归舟图
高清
佚名
春绮图
高清
顾懿德
仿陆广松壑云涛图
高清
董邦达
青花丛篁瓶
高清
不详
明 玉笄
高清
不详
武宗坐像轴
高清
佚名
汉玉剑饰
高清
不详
艺术名人馆
时代:
当代
近现代
清
明
元
宋
辽、金
隋唐五代
南北朝
魏晋
汉
秦
排序:
热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苏轼
马远
赵佶
范宽
李公麟
黄庭坚
米芾
张择端
李唐
郭熙
夏圭
梁楷
刘松年
李嵩
马麟
佚名(宋)
李成
赵伯驹
林椿
李迪
法常(牧溪)
崔白
赵伯骕
赵构
陈居中
欧阳修
赵孟坚
苏汉臣
马和之
陈容
全部>>
书法
油画
国画
三希堂法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帖
伯远帖
兰亭序
仲尼梦奠帖
祭侄文稿
自叙帖
黄州寒食帖
蜀素帖
草书千字文
前后赤壁赋
草书诗帖
张迁碑
曹全碑
石门颂
冠军帖
荐季直表
急就章
出师颂
平复帖
兰亭序
黄庭经
姨母帖
鸭头丸帖
新月帖
爨龙颜碑
真草千字文
九成宫醴泉铭
孔子庙堂碑
桌球
蒙娜丽莎
拿破仑穿过阿尔卑斯山
不相称的婚姻
大宫女
盲女
雅典学院
珍珠女郎
肯特海难
希什金肖像
后宫露台
画家与女儿像
穿蓝装的小孩
自由引导人民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吹肥皂泡的少年
戴安娜的休息
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儿子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土耳其浴室
马拉之死
拾穗者
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
红磨坊的舞会
拍卖奴隶
蒙马特大街冬天的早晨
日出·印象
三王来拜
垛草
包厢
晚钟
清明上河图
富春山居图
千里江山图
韩熙载夜宴图
洛神赋图
五牛图
捣练图
簪花仕女图
步辇图
唐人宫乐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挥扇仕女图
汉宫春晓图
山雨欲来图
溪山行旅图
桃花源图
潇湘图
富春山图
雪景寒林图
溪山清远图
山水清音图
蓬莱仙境图
窠石平远图
游春图
江帆楼阁图
明皇幸蜀图
雪景山水图
关山行旅图
山溪待渡图
秋山晚翠图
夏景山口待渡图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激活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激活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
了解同样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