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款:文进写。钤印:静庵(朱文方印)文进(朱文方印)。
戴进(1388-1462),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戴进经历坎坷,画风几经变化,年轻时受画工父亲戴景祥影响,善绘肖像、佛像,同时又受所处杭州的南宋“院体”影响,水墨山水画风劲健。中年时入京为宫廷待诏,因同行嫉妒谗言而流寓京城。晚年离京返乡,卖画课徒,从南宋“院体”演化而成雄劲简逸的山水画风,影响诸多追随者,是明代“浙派”绘画的开创者。
图绘林泉山水间一朱衣儒士隐逸于草庐之中,琴书为伴,与远山间隐现的殿宇庙堂为重山所隔。戴进54岁时由京城返乡,对北宋山水画有更多程度的认识,尤其是郭熙的画风对其影响最大,《溪堂诗意图》中就有所体现。画面不同于南宋山水的边角章法,而是左虚右实,将无尽画意延于画外。画中耸立的山石呈现出交叠向上的布局方式,更注重山顶矾头的表现。但在用笔上较为率意,笔锋爽利熟练,灵动活跃,极具速度感和韵律感。这种相对迅疾的勾皴用笔与水分饱满的墨法渲染成为戴进绘画的重要特点。依据戴进早年的习画经历,人物画亦是其所擅长,《溪堂诗意图》中所绘的点景人物就极具特色。画中一朱衣儒士坐于草庐之中,一肘依案,一手持书,凝神细读。一童子侍立于侧,一童子捧琴自溪桥而归。人物形体动作刻画谨严,生动传神。在这件画作中,虽然画面上没有复杂的叙事情节,但仍是通过这样的点景人物表现出隐逸林泉,远离庙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