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款:雨过青山百叠秋,松风万斛水争流。爱他散屋悠然处,有客停舟话旧游。癸酉(康熙三十二年,1693)小春写似古愚有道吟坛笑政。南云文点。钤印:竺坞文点(白文方印)吾与点也(白文方印)竺坞草庐(朱文方印)藏印:曼殊宝熙(朱文方印)。
文点(1633-1704),字与也,晚号南云山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后裔,文震孟孙。工诗文,善书画。文点为人清介,荐国子博士不就,隐居鬻画为生。其画山水用笔工秀,笔致文雅,能传文氏家法。晚年修《文氏族谱》,修杨循吉墓,请建虎丘三讲官祠,著有《南云集》。
此图为文点癸酉(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所绘,时年61岁。画作以细润之笔墨绘青山重叠,溪桥草舍,翠松丛树间二人晤对于临水草庐,远处一策杖士人沿桥而来,近处水岸边舟楫隐现,正是画中诗题“有客停舟话旧游”之景致。文点绘画承继了家祖文徵明“细文画风”之清雅工致,且笔墨更加繁复细腻。此图中几无长锋用笔,即使远山的披麻皴法亦是以较短的笔触顺势而成,更多的是起到渲染山势脉络的功用,而大量细密的浓淡苔点则是表现远近山岩层次体量的突出笔墨。画面中无论远山近岩、丛树长松都主要以点笔而成,山石之点与枝叶之点各不相扰,疏密有致,层层叠叠中变化万象。这种大量密集的点法在历代画中也不多见,文点能以此种笔墨营造出细腻苍润之感,以此表现“雨过青山”之景,可谓独辟蹊径。文点此种文雅工致的画风,于“皴擦点染”中“点法”最为突出的笔墨特色,时人戏称 “文也文,点也点”,着实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