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款:丙申(顺治十三年,1656)秋仲画于西湖舟次,蓝瑛。
钤印:蓝瑛之印(白文方印)田叔氏(白文方印)。 蓝瑛(1585-1666),字田叔,号蜨叟,号石头陀、西湖外民、西湖外史、东郭老农等。蓝瑛生长于“浙派”发源地钱塘(今浙江杭州),长期活动于杭州、嘉兴、南京、扬州、绍兴等地,卖画授徒,影响深远,追随者主要集中于杭州一带,被称为“武林派”(武林为今杭州别称),在明末万历到清初康熙年间与“松江派”并立。其画风融合南北两宗,独具一格,是明末清初颇具影响力的山水画家。
此图为蓝瑛于清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所绘,时年72岁。图绘高岩流泉,丛树溪桥,一策杖儒士桥边观泉。蓝瑛的山水画在临古中打下了扎实的笔墨功底,他的很多作品中都署款仿某家之作,“仿张僧繇”、“法荆浩”、“仿李成”等,对诸家笔墨精髓广取博用,但影响其山水画风最大的非黄公望莫属。蓝瑛领悟的黄公望是他自家笔墨的再现,与黄公望以披麻皴为主的状貌不同。蓝瑛的用笔灵动自然,线条相对短促、断续,多转折、顿挫,又富有节奏变化,无论是空勾少皴的山岩石块,还是疏密自然的林木杂树,以及曲转蜿蜒的流泉山径都在其笔下活泼泼地跃然而出。蓝瑛在仿古与融汇的绘画创作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笔墨面貌,成为“武林画派”的开派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