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青回!清华这个校庆让古人都来祝贺了(下)
发布时间:2021-10-06
浏览:8344

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时间:4月20日-10月20日📍 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四层10号展厅
2021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首都博物馆,并且在部分私人藏家的大力支持下,以古代精品绘画为基础,联合举办“水木湛清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自然”展览,为校庆献礼。“水木湛清华”,典出东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它既道出“清华”之所得名,也是对本次展览主题的诗意揭示。“水木湛清华”可以视为这一时期的人们“自然观”转变的分水岭,标志着古人的视野从宏大玄远的自然之思,转向了具体切近的自然之美,将哲理的“自然”,演化于人生之中,最终过上“体道”的人生,实现人生的艺术化。

尽管古代生活中的亭台楼阁、车马舟楫已成历史记忆,然而青山白云、虫鸣鸟啭犹在,我们无从窥探古人的生活,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面对宇宙的永恒,面对生生不息的万物,我们仍能与古人心意相通,发出同样的惊叹,这些图画中显现的“自然”,将持续触发现代人对人与宇宙关系的终极思索。
展览目录
55. 《山居图》 张宗苍 清 立轴/纸本设色56. 《花鸟四条屏》 任熊 清 立轴(四条屏)/纸本设色57. 《梅花铁骨》 吴昌硕 清 立轴/纸本设色58. 《松鼠图》 虚谷 清 立轴/纸本设色59. 《芍药图》 高凤翰60. 《墨梅》 李方膺 清 立轴/纸本水墨61. 《春溪鸣禽图》 佚名 立轴/纸本水墨62. 《双雏图》 佚名 宋 画片/绢本设色63. 《梅竹双禽图》 佚名 明 立轴/绢本设色64. 《山水图》 文嘉 明 立轴/纸本设色65. 《山水卷》 董其昌 明 长卷,八段/纸本设色66.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焚余书67. 《墨花八种卷》 陈淳 明 长卷/纸本水墨68. 《花卉卷》 熊景星 明 长卷/纸本设色69. 《楸阴感旧图》 姜筠 清 长卷/纸本水墨70. 《野石树邻图》 文点 清 画片/纸本水墨71. 《载鹤图》 高简 清 画片/纸本设色72. 《牧牛图》 杨晋 清 画片/纸本水墨73. 《仿唐寅清溪渔隐》 上睿 清 扇面/纸本水墨74. 《仿米家法》 沈治 清 扇面/纸本水墨75. “水木湛清华”玺印 嘉庆(1796-1820年在位) 清
展品详情
张宗苍(1686-1756),字默存、墨岑,号篁村、蔗翁、太湖渔人,晚称瘦竹,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以主簿理河工事,乾隆十六年(1751),进呈所作《吴中十六景》画册,称旨,命入都祗候内廷。乾隆十九年(1754),授户部主事。绘画师承娄东画派传人黄鼎,山水取法元四家,笔致苍劲秀逸,意境深远。
任熊(1823-1857),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人,寓居苏州、上海卖画为生。任熊是绘画全才,人物、山水、花卉无所不精,工笔、写意兼长,深得未人精髓,兼顾传统与民间绘画之长富有创造性。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安吉人。诗书画印皆能,以书入画,苍劲奇肆。写意花卉师法青藤、八大诸家,亦受任伯年、赵之谦等人之影响。有《缶庐集》《缶庐别存》《缶庐印存》等存世。
虚谷(1824-1896年),姓朱,名怀仁,海上四大家之一,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倦鹤。诗文书画具精,尤以善画瓜果鱼蔬、人物及山水著称。作品风格冷峭新奇,线条简练凝重,笔锋锐利,喜用枯笔焦墨,行笔宁方勿圆,顿中见力,敷色淡雅,极具个性。是清代独树一帜的画家。
高凤翰(1683-1749),“扬州八怪”之一。山东胶州人。字西园,号南村。自号南阜山人,晚年因病风痹,改用左手作画,又号尚左生。擅长诗、书、画、篆刻,其画主攻花卉山水,不拘格法。山水兼取宋人雄浑,元人静逸。花卉生动而富有妙趣。著有《南阜山人诗集类稿》《砚史》等。
李方膺(1695-1755),“扬州八怪”之一。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江苏通州(今江苏南通)人。为官十二年,后因被诬陷罢官,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于扬州,以卖画为生。擅画松石兰竹,晚年专工画梅,以瘦硬见称,用笔苍劲矫健,落墨雄厚淋漓,不拘格法,以气势胜。也能画山水、人物。
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文江隐吏、文水道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徽明次子,文彭弟,以诸生贡入国子监,授浙江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工书画,善刻石,长于古书画鉴别,嘉靖乙丑(1565)奉令查看籍没严嵩书画珍玩,编撰成《钤山堂书画记》工诗文,著有《和州诗》有《寒林钟馗图》《江南春色图》《琵琶行图》等作品传世。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董其昌工书画,精鉴赏,引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被尊为“松江派”的泰斗,是晚明画坛的领袖,著有《画禅室随笔》《画旨》《书旨》。
《古今图书集成》,清代类书,康熙年间由陈梦雷(1650-1741)编修,为古今类书之集大成者,全书约1.6亿字,共10040卷,分为6汇编,32典,6190部,全面收录了我国从上古时代到明末清初的文献,天文地理、文史哲学、政治经济、农桑渔牧、医药偏方等,无所不包。
陈淳(1483-1544),明代画家,初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父。号白阳山人。长洲(苏州)人。文征明弟子,兼擅诗文书画,山水学米友仁、高克恭,善作泼墨云山,有出蓝之誉。花鸟师文、沈,后笔墨更为放纵,形象高雅清幽,意境清新淡泊,笔致超逸,自成一家,开创水墨写意花卉的新风,在绘画史上,与徐渭并称“青藤白阳”
熊景星(1791-1856),字伯晴,号笛江、荻江、涤庵,南海(今广东广州)人。为人洒脱,少时曾研习骑射武技,后专心于文艺。工诗文,善书画,书法取法颜真卿、柳公权、米芾诸人,山水取法吴镇、沈周,笔墨质朴苍劲,力透纸背。著有《吉祥溪馆诗钞》。
文点(1633-1704),字与也,号南云山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诗文,善书画,鬻书画以自给。山水能承家法,笔墨秀润,尤以墨胜,长于松竹小品,松身好点苔,时人戏曰:“文点松,文也文,点也点”,兼善人物。
高简(1634-1707),字澹游,号旅云,又号一云山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工山水,兼善墨梅。其山水取法元人,尤喜倪瓒,有“小云林”印,用笔松润,务求简澹,无纵横习气,精于小品。
杨晋(1644-1728),字子和、子鹤,号西亭、二雪、谷林樵客、鹤道人,又署野鹤,江苏常熟人。师从王翚,常与之游,王翚画中舟桥、人物、牛马、驼羊多由杨晋补笔,曾参与绘制《康熙帝南巡图》。擅山水、人物、花鸟、牲畜,尤善画牛,其笔下之牛,或饮,或寐,或卧,意态生动,效牧之风宛然。
上睿(1634-?),清康熙年间僧人,字静睿,一作浔睿,号目存、蒲室子、童心行者、童心和尚、卧云人。江苏吴县(今属苏州)人。曾受荐入京师,因无心仕途,旋以疾告归。中年慕道,从浙江杭州六通院净伊禅师出家。曾与王翚同游,得其指授,花鸟师法恽寿平,兼擅人物。著有《余习吟》行世。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