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鲜看!全网唯一完整实拍高清大图来了!故宫特展47件如实呈现!
发布时间:2021-05-21
浏览:599
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展(第一期)北京故宫博物院

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展展览时间:2021.5.1-2021.6.30展览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馆
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

(本次展览共分四期,本次为第一期)

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举办,不单独售票。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按照预约、限流、错峰原则,展览实行预约入场,提前10天开始预约,全天分上午场和下午场(上午2000人,下午1000人),额满为止。观众可通过故宫博物院网络售票网站(https://gugong.ktmtech.cn/)和微信故宫博物院观众服务号,使用第二代身份证或护照信息实名预约。入院参观需验健康码、测体温、刷预留身份证件(检票时须本人持与预约时预留证件号码相符的身份证件)。

本次展览既有开国立邦、施行仁政的帝王,包括从上古时期的尧舜禹至清代的康熙帝、乾隆帝;


也有功业赫赫、大节凛然的文臣武将,如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

亦有为家国作出贡献的女性,包括王昭君、蔡文姬、花木兰等耳熟能详的伟大女性。

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展(第一期)展品清单

中国传统人物画 人物画在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文化离不开人的创作,社会离不开人的行为,人物画作在反应历史故事,社会风俗习惯变迁上有着山水景物画和历史文献等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自秦汉魏晋至隋唐宋元,人物画作技巧风格的变革也侧面鉴证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演进历程。本次故宫博物馆人物画大展,将为大家谱写出怎样的艺术长诗呢?
展览简介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每个时代皆有其历史使命。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朝代更迭,分合交替;既有盛世承平,已经战乱衰败。历史上,无数贤明人物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理想信念而发奋。既有开国立邦、施行仁政的帝王,也有功业赫赫、大节凛然的文臣武将,亦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女性。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画面,宣扬历代名人的事迹,不但能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还能大大增强民族凝聚力。
第一单元 王者之政

肇自上古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帝王威仪之相历经数百朝代更迭,在画师的笔下安稳传承。他们在通讯滞涩的时代为平民百姓们宣扬着神秘的紫禁城中那至高无尚的皇权。

【展品1】陈书《帝尧钦若授时图》页尧,中国历史上传说的古帝王之一。他命羲和观测天象,制定历法,以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图中黄袍居首者为尧,其余四人是掌管历法的羲仲、羲叔以及和仲、和叔。前方陈设观测天象的仪器。

【展品2】陈书《帝舜凤仪麟舞图》页舜,中国历史上传说的古帝王之一。他最早倡导“德为先、重教化”理念,施行仁政,其德化天下,以至出现了凤凰翔集和騏麟舞蹈于殿廷的瑞象。

【展品4】陈书 《成汤网解三面图》页汤,商王朝(约前17-前11世纪)的开创者,又名成汤。汤推翻了夏来的残暴统治,建立了商朝,会盟诸侯,四夷臣服。“网解三面”,讲述成汤有好生之德,命百姓捕捉禽兽时网开三面。

【展品5】冷枚《文王问吕望图》页周文王,名姬昌,商朝末年为西方诸侯之长。当时商朝内部矛盾剧增,文王礼贤下士,诸侯逐渐归附于周,为其后武王灭商奠定了基础。图绘文王接受吕望(太公望)的建议,开仓赈济贫民的故事。

【展品6】 冷枚《成王桐叶封弟图》页周成王,名姬诵,武王之子,西周第二位国君。他在位期间,周公辅政,维持了开国后的平稳局面。“桐叶封弟”,讲述了成王戏言成真封弟唐叔为晋侯的故事。

【展品7】马和之(传) 《闵予小子之什图》 卷《诗经·闵予小子之什》十一章,讲述了周成王姬诵咨访治道,以继承父祖功业的故事。全卷人物衣纹圆转飘逸,线条两端细中间加粗,称之为“蚂蝗描”。马和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初年画家。此卷系当时画院画家仿照马和之笔意所作。

【展品8】陈书《汉高帝太牢祀圣图》页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汉朝开国皇帝。他废除秦朝苛法与民休息,发展经济,重视文化,奠定了汉朝的立国规制。”太牢祀圣“,讲述刘邦自淮南平叛路过曲阜祀孔子的故事,歌颂了帝王尊师重道的品德。

【展品9】陈书《汉光武锡封褒德图》页汉高光武帝刘秀(前6-57),东汉开国皇帝。他重建汉朝,重视民生,大兴儒学,被称为”光武中兴“。”锡封褒德“,讲述刘彻建国之初,即封赏年老官微但素有德名的卓茂为褒德侯,以推崇气节、讲求风化的故事。

【展品10】戴进《三顾茅庐图》轴汉昭烈帝刘备(161-223) ,三国蜀汉开国君主。他礼贤下士,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开创了与魏、吴鼎立的局面。“三顾茅庐”讲述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兴复汉室的故事。人物衣纹用“钉头鼠尾描”,行笔顿挫有力,是明代“院体”人物画代表作。戴进(1388-1462) ,浙江杭州人,工山水、人物。

【展品11】陈及之《便桥会盟图》卷昭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国力强盛。此卷描绘武德九年(626)突厥入犯,李世民化危为安与之会盟的故事。人物衣纹用“铁线描”,细劲准确,为北宋李公麟传派。树石则近于郭熙画法,有元人笔墨韵味。陈及之,号竹坡,元代画家,画史无载。

【展品12】刘俊《雪夜访普图》轴宋太祖赵匡胤(927-976) ,北宋开国皇帝。他结束了长期割据局面, 提倡文治。画中绘雪夜赵匡 胤突然造访宰相赵普,共同商讨征伐大事,颂扬了帝王的知人善用。人物衣纹用“兰叶描”,方中带圆,人物形象刻画传神,各人身份与表情恰如其分。刘俊,十五世纪前期供奉明内廷。

【展品12】刘俊《雪夜访普图》轴宋太祖赵匡胤(927-976) ,北宋开国皇帝。他结束了长期割据局面, 提倡文治。画中绘雪夜赵匡 胤突然造访宰相赵普,共同商讨征伐大事,颂扬了帝王的知人善用。人物衣纹用“兰叶描”,方中带圆,人物形象刻画传神,各人身份与表情恰如其分。刘俊,十五世纪前期供奉明内廷。

【展品14】杨令茀《摹明太祖像》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史称他”武定祸乱,文致太平”。画中朱元璋身穿织金盘龙袍,头戴翼扇冠。衣纹用“铁线描”,面部渲染多层叠加,富有立体感。杨令第(1887-1978),江苏无锡人,近代女画家。民国初年受聘于古物陈列所,曾临摹清宫旧藏历代帝后画像。

【展品15】明人《明宣宗射猎图》轴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 明代第 五位皇帝。他统治期间政治平稳,纲纪修明,史称有治平之象。此轴描绘射猎场景,人物衣纹近“钉头鼠尾描”,造型比例准确。面部渲染精细,五官、体态与朝服像接近,是较为写实的宫廷绘画。

【展品16】清人《清圣祖常服像》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 ,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完成了国家统一,增进了民族融合,清进入稳定时期。画中玄烨相貌俊秀,约三十岁年纪。衣纹用笔简短有力,人物开脸注重细节处理,形象生动。

【展品17】清人《清高宗朝服像》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统治期间,清朝经济、军事均达于极盛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发展。此为弘历二十六岁时朝服像,人物面容和服饰采用了西洋焦点透视画法,讲究解剖结构及比例,立体感强。

春秋伊始,文化教育开始向社会下层民众转移,士大夫阶级迎来了他们在历史舞台上长达数千年的辉煌时代。在诸子百家营造的文化沃土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士子文人们,秉持着“仁义道德”的准则,上扶君子,下安黎民。为洪洪帝业阔土开疆,为济济苍生奔走传音。他们为华夏五千年文明注入了极强的生机与活力。

【展品18】吴伟《问津图》卷孔丘(孔子)孔丘(前551-前479),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子路问津,故事出自论语,表现了孔子不回避现实的人生态度。卷中人物衣纹用“兰叶描”,柔中带刚,人物形象古朴渊雅,是吴伟人物画代表作之一。吴伟(1459-1508),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明代“浙派”大家,擅山水、白描人物。

【展品19】明人《张良像》轴张良(?-前186),西汉开国主要谋臣,汉高祖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画中张良头系幅巾,深衣大袖,微有髭须,约为中年面貌。衣纹用笔刚劲沉稳,人物造型比例合理,面部略加渲染。

【展品20】任颐《苏武牧羊图》轴苏武(前140-前60),汉武帝时出使匈奴,滞留漠北十九年而坚贞不屈,是历史上不辱使命的代表人物。图中人物衣纹用折笔勾出,线条古拙浑厚,系任颐写意人物代表作。任颐(1840-1896),浙江绍兴人,晚清“海派”代表画家。

【展品21】朱端《弘农渡虎图》轴刘昆(东汉弘农太守)弘农渡虎,讲述东汉弘农太守刘昆以德化民,境内老虎不忍为害负子浮水而去的故事。图中人物衣纹用“战笔描”,人物表情各异,刻画传神。朱端,明正德(1506-1521)时供奉内廷,善画山水。

【展品22】朱瞻基《武侯高卧图》卷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为“忠武侯”,后人尊称其为“武侯”。卷中孔明偃卧竹林,意态潇洒。衣纹用马远“折芦描”,用笔简逸而传神,具文人意趣。朱瞻基(1399-1435),即明宣宗,喜好文艺,尤精绘画。此为赏赐功臣平江伯陈澧之作。

【展品23】明人《张飞像》轴张飞( ?-221),三国蜀汉大将,辅佐刘备成就帝业,忠勇善战,有“万人敌”之称。图中张飞头戴幅巾,身穿云龙纹圆领袍,怒目直视,气势雄伟。人物衣纹用“铁线描”,细致传神。

【展品24】侯翼(传)《周处砺剑图》页周处(约236-297),西晋大臣,早年以勇力为患乡里,后改过自新为民除害斩杀蛟龙。对乾隆帝题诗“克己修忠信,卒为贤大夫”,颂扬了他知过能改的品格。画中取半边式构图,形象与衣纹用笔类元代颜辉而笔墨稍刻露,是明人所绘,旧传为北宋侯翼作品。

【展品25】谢彬《淮淝奏捷图》轴谢安(320-385),东晋名相。此图描绘谢安于山中运筹帷幄,指挥将士击败前秦入侵的故事。人物描绘细致,设色工丽,作全景式构图,以精洁优雅的环境突出了主人公临事从容淡定的名士风度。谢彬(1602-?),浙江上虞人,肖像画家曾鲸弟子,亦能作山水。

【展品26】邓旭(传)《姚元之出管戎机》 页姚崇(650-721),字元之,唐朝开元初宰相,为政简肃得人心。此图绘姚崇出巡边疆、文武兼济的故事。人物刻画精细,设色浓而不艳,马匹形体略有失真处。邓旭为清初官员,这套名臣册页系他为两江总督于成龙祝寿所献,乃职业画家代笔之作。

【展品27】蒋嵩《归思图》轴狄仁杰<狄仁杰(630-700),唐武则天时名相,善断大事。“望云思亲”描绘他望白云孤飞而思亲人,是“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人物造型古朴端正,有唐人意韵。衣纹细腻工稳,略带“战笔”蒋嵩,金陵(今江苏南京)人,擅山水、人物,约活动于十六世纪前期。

【展品28】明人《郭子仪像》轴郭子仪(697-781),唐中叶名将,平定“安史之乱”的首功之臣。图中郭子仪头戴软脚幞头,身穿圆领袍,手执象牙纺板。人物开脸、衣纹画法与张良像相同,当是明代宫廷画家同一时期的作品。

【展品29】周璕《清献焚香图》轴赵扑(1008-1084),北宋大臣,为人清廉刚正,卒谥清献。“清献焚香”描绘他深夜焚香祷告无愧于心的故事。画面布景简洁,人物画法精细,表情传神。周玛(1649-1729),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工人物、龙马。

【展品30】明人《麦舟助友图》轴范纯仁(范仲淹之子)范纯仁(1027-1101),范仲淹之子,宋哲宗时宰相。“麦舟助友”描绘其年少时救助父亲友人石延年办理丧事的故事。画轴下端两人对揖,左面身穿丧服者为石延年。人物画法较粗简,树石用笔刚硬,是晚明职业画家作品

【展品31】明人《岳飞像》轴岳飞(1103-1142),南宋初抗金名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至今为人景仰,图绘岳飞头戴四带巾,身穿蟒袍,腰系玉带,手捧书册端坐于交椅上。人物刻画较少拘滞,略带写意趣味。大臣穿蟒袍,是明代才有的现象,可见此像为画<家根据明代制度创稿

【展品32】明人《文天祥像》轴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宰相,以身殉国,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图中文天祥头戴方顶幅巾,身穿交领神衫,长面细目,神态温和。衣纹用淡墨勾出,褶皱处理得当。诗塘为文氏后人文谈于康熙十一年(1672)楷书抄录文天祥正气歌

【展品33】萧晨《韩琦昼锦堂图》通景屏通景屏,韩琦(1008-1075),北宋仁宗朝宰相,支持政治革新。“昼锦堂”是他在故乡安阳宅中后园所筑,仍有居安思危自警之意。此画描绘韩琦致仕后的生活,场景宏大,人物众多,皆能安排有序。人物衣纹清劲,设色雅秀。萧晨,江苏扬州人,山水、人物兼能,约活动于清康熙年间。

【展品35】清人《格登鄂拉斫营图》 页阿玉锡,蒙古族将领,紫光阁功臣之一。图中描绘乾隆二十年(1755)偷袭格登山攻破准噶尔部达瓦齐大营的著名战役,骑黑马刺杀者为阿玉锡。战图起初由郎世宁等西洋画家完成,此图系画院画家采取传统画法的临摹本。人物、布景相比较为平淡。

【展品36】清人《渡海凯旋图》页福康安(?-1796),乾隆朝大臣,多次奉命担任统帅出征平叛。此图描绘乾隆五十三年(1788)福康安率兵平定台湾天地会暴动后,船队凯旋班师抵达厦门港的场景。画笔工谨,人物形象较程式化,人物衣饰的艳丽与淡雅的坡岸海水,形成对比。

【展品37】清人《攻克擦木之图》页此图描绘了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兵攻克后藏擦木,击退廓尔喀(今属尼泊尔)入侵的场景。右下居中指挥者,为统帅福康安。图中场景复杂,取平远式构图。人物多作程式化圆脸,在神态刻画上缺乏人物个性的表现,是当时宫廷绘画的常见画法

【展品38】清人《生擒张格尔图》杨芳(1770-1846),嘉庆、道光时著名将领。此图描绘道光七年(1827)冬参赞大臣提督杨芳率兵于咯尔铁盖山活捉张格尔,平定南疆叛乱的场景。图中重要人物皆用文字标出。人物密集排布,雪山低平如丘,是画家想象之笔。其中功臣十余人,相貌各有特点,当是据实描绘。

在封建时期,男儿身,可为帝王将相,可行文治武功,若是身为女子呢?便是巾帼不让须眉。古来德才兼备的女子数不胜数,东汉刘向曾著《列女传》一书赞扬歌颂这些佳人。

【展品39】顾恺之(传)《列女图》 卷多人,西汉大臣刘向取典籍所载历代著名女性,纂为列女传七篇,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约348-409)据此画成图本流传。此卷为宋摹本。人物用“铁线描”,衣纹采“复笔法”,以表现褶皱及飞舞,很有特点。舆服器物,保留了汉代制度,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展品40】女史箴图(传)《女史箴图》卷多人,西晋大臣张华作女史箴,列举了历史上宫廷女性的模范,表达了对当时后宫干政的忧虑。顾恺之将其演绎为十一段故事,此卷为宋人白描摹本,首尾完整。人物与布景的比例保留着中古时期人物画的特点,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笔法流畅,临摹者出自李公麟一派。

【展品41】宋人《女孝经图》卷多人,唐朝侯莫陈邈(侯莫陈为复姓)之妻郑氏著女孝经十八章,以为女德楷模。此卷描绘女孝经前九章内容。每章之后,有楷书录文。人物衣纹用“铁线描”,刻画细致,设色古雅。人物形态秀美,神情雍容,渲染精工,是南宋人物画代表作。

【展品42】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册多人,历朝贤后故事图册共描绘从周文王之母太任以至明宣宗张太后等十二位后妃的贤德故事。人物衣纹近“铁线描”,用笔工谨细致。人物造型及布景汲取西洋画法,面部刻画类明代仇英,五官纤秀。焦秉贞,山东济宁人,康熙年间供奉内廷,工画人物。

【展品43】康涛《孟母教子图》轴孟母,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颂扬了孟母的贤良伟大。图中孟母欲断机杼,孟子躬身受教领会到了学习不可中断的道理。人物衣纹作铁线描”,笔致柔和,孟母形象端庄娴雅。康涛,浙江杭州人,工仕女人物,约活动于十八世纪中前期。

【展品44】金廷标《婕妤当熊图》轴冯婕妤,此图描绘西汉元帝观看斗兽时突然有熊逼近,身边侍从惊逃,唯冯婕妤挺身挡在皇帝身前。人物刻画用“铁线描布景清雅。金廷标,浙江湖州人,清乾隆中期重要的宫廷人物画

【展品45】弘历《临李公麟明妃出塞》卷王昭君,汉元帝时选入宫中,竟宁元年(前33)汉与匈奴和亲,,她自愿出嫁呼韩邪单于为妻。“明妃出塞”描绘王君和亲匈奴故事。图中王昭君与女侍皆裘帽窄衣,人物作“游丝描”,人马造型准确。李公麟传本为清内府所藏,清高宗弘历曾反复临写,多有画院中人代笔、润色。

【展品45】弘历《临李公麟明妃出塞》卷王昭君,汉元帝时选入宫中,竟宁元年(前33)汉与匈奴和亲,,她自愿出嫁呼韩邪单于为妻。“明妃出塞”描绘王君和亲匈奴故事。图中王昭君与女侍皆裘帽窄衣,人物作“游丝描”,人马造型准确。李公麟传本为清内府所藏,清高宗弘历曾反复临写,多有画院中人代笔、润色。

【展品46】方宗《文姬归汉图》扇页蔡文姬是东汉末年大学者蔡邕之女,因战乱被掠入匈奴,后被赎回中原,继承父志,成为著名文学家。图中文姬身着汉装,与髡发胡服的幼儿及卫兵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她不忘故国。人物五官细秀,模仿了仇英的仕女形象。方宗,瓜州(今属江苏扬州)人,晚明画家。

【展品47】清人《木兰戎装像》扇页木兰替父从军故事,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歌颂了坚贞勇敢、不慕荣华的女子形象。图中木兰头戴红缨盔,手持长弓,英姿飒爽。人物衣纹用“铁线描”,淡设色,形态生动。据题跋,创作时代不晚于乾隆(1736-1795)时期。
招募全国博物馆展览爱好者喜欢藏品?喜欢字画?想不想有个地方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作品?或是有个地方能和一样热爱艺术的人们聊聊文物?快下载同样App,我们特意组建了一个共享群,希望能招募到一些志愿者 ~NO.1加入条件若你也是博物馆看展深度爱好者,并且也很喜欢分享自己的作品,不仅喜欢分享还会拍照,那你就是我们要找的博物馆展览爱好者。NO.2入群共享可以得到入群的资格 ,并在博物馆爱好看展群当中,能共享到全国最新展览信息以及展览作品照片。让你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全部信息!NO.3群资料加入群之后的福利:①提供专属的个人主页,并帮助其宣传。②所提供的信息里加入提供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