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会师
170*135cm;110*190cm;110*190cm
该系列共三件作品,画于20世纪六十年代,是红色经典油画作品之一。
签名(分别签于三幅作品的左下): Xu Y. Xiang
“井冈山会师”,即指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付诸东流。面对血腥镇压,中国共产党人奋起抗争,举行了上百次武装起义,但由于都以攻占城市为目标,敌我力量悬殊而均遭失败。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也因敌强我弱而受到重创。面对危局,毛泽东审时度势,毅然放弃攻打长沙的原定计划,引兵井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毛会师井冈山,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初步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1929年1月,朱毛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千里征战,逐步创建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的创新,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闻所未闻,在国际共运史上也从无前例。
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开始编两个师,一个教导大队,旋即取消师部,改为6个团由军部直接领导。全军万馀人,枪两千馀支。接着在宁冈召开了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
毛泽东把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尝试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道路,毕竟与当时中央流行的“城市中心论”相违背,非但得不到认可,反而遭到“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等种种责难。
为此,毛泽东连续写了三篇理论文章,即《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原名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井冈山的斗争》原是毛泽东在1928年11月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起草的对中央的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题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三篇著作是一个整体,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分量最重,影响也更为深远。
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画家用油画艺术的方式,写实又不失浪漫地表现出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革命队伍坚定顽强,奋勇拼搏的井冈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