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题款:寻遍山凹复水涯,雪香雪色会于斯。下驴非怯溪桥过,折得先春第一枝。庚寅(1890)冬日范华原(范宽)笔法,皖江姜筠。钤印:姜筠之印(白文方印)颖生(朱文方印)。
姜筠(1847-1919),字颖生,号宜轩、宜翁,别号大雄山民,安徽怀宁人,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曾官礼部主事。姜筠工书画,兼善篆刻,书法宗苏轼,山水专学王翚,气魄沉雄,笔姿苍健,是晚清时期极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与苏州顾麟士(鹤逸)并称南北两大画家。其甥萧谦中画学于姜筠,亦是民国时山水画大家。
传统雪景山水画的技法其一是借地为雪的映衬法,以黑衬白,用淡墨画无雪之处,有雪处直接留白用淡墨将其反衬出来,此图即为此法。其二是敷粉法,以白色颜料赋染出雪色。另有弹粉法适合表现雪花纷落之感,亦有特色。此图为姜筠庚寅(1890)年所绘,时年44岁。画中以映衬法凸显出气势峭拔雄浑的雪峰,丛树霜叶覆雪,间有点点梅红。草屋数椽,掩映于丛树柴扉间。一人骑驴行于小桥之上,身后仆人呵手随行,尤有寒冻之感。中国传统雪景山水画以空灵、静寂为美,以洁白的雪来映衬一尘不染之内心,蕴含着韬光养晦的隐士情怀。此图于霜寒雪际间点染花青及梅红色,于荒寒寂寥中蕴含春意,与画题“折得先春第一枝”相互应和。画中诗题录于《乾隆御制鉴赏名画题诗录》卷三十四“题海云雪径探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