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明·顾从德

认证:明末古印及书画收藏家

简介:

顾从德(1502—1575),字汝修,上海人。对考古学很有研究,并对古玉铜印的鉴赏也有较深的造诣。自世祖顾世安起,全力收集古玉铜印,于1572年编辑成《集古印谱》,为中国首部钤印印谱。这套印谱一共六册,曾以朱墨钤拓二十部。内容包括作者本人的收藏及他人所藏的印章,其中收录的玉印150余枚,铜印1600枚。顾从德的这套印谱开创了原印钤盖拓谱的先河,刊行后在金石界引起了很大震动。《集古印谱》出版后的第三年,也就是明万历三年(1575年),这套印谱再次增补,玉印增加到220余印,铜印增加到3200余枚,用木版印行。在题列编排、用笺规格、译文考证等方面都极其细致,为以后的印谱形制奠定了基础。这是目前我们还能见到的最早的一部古铜印谱。

印谱的编集开始于宋代,宋代印谱的出现,与北宋时古代文物大量出土、金石学的兴起有关。明隆庆(1567-1572)时,顾从德集有《集古印谱》,以后顾家子孙历时三代,又搜罗更多古印,集成《印薮》,以木版摹刻印行,以广流布。不过明代集古印谱鉴选不精,其中往往间杂伪品。到了清代,由于对古玺印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对其用途、类别等所获新知不少,使得集古印谱比以前更臻完善。印谱的版本有原印钤盖、木刻翻摹、摹刻、影印等不同种类。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原印钤盖的印谱,能真实保存原作的风神。

全部展开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顾从徳
  • 英文名
  • 所在地区
    上海(直辖市)常德
  • 汝修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时代
  • 出生时间
    1502年1月
  • 去世时间
    1575年1月
作品
明·顾从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