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烈亚(1892—1982) 曾名梁默然、梁山英等。南宁人。
系国民党左派人士。壮族。邕宁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9年,在上海筹组改造广西同志会,任理事、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组长。1921年5月,被马君武任命为邕宁县知事。期间,清理监狱,打击土豪劣绅,没收军阀财产,修筑公路等。后兼《新广西日报》社长。1922年3月,任西路讨贼军第三支队司令,与陈炯明叛军作战。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先后任北伐军总政治部监察、山东省电政管理局局长等职。1936年,辞官定居上海,曾掩护陈子涛、陈君时等中共地下党员。1947年,在上海参加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要求民主的示威游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梁烈亚1907年随父梁植堂参加镇南关起义。同年秋考入南宁府中学堂。辛亥革命后任湘桂北伐联军参议、上海《中华日报》记者、南京讨袁军总司令部参议,《申报》《时报》《中升日报》《大公报》等报社记者,广州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孙中山机要员。1920年在上海和马君武发起成立改造广西同志会,任理事兼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在广州创办《新广西》月刊,在梧州创办《新广西日报》并任社长。参加孙中山领导发动的讨伐陆荣廷旧桂系军阀的斗争。1921年,被广西省省长马君武委任为省参议员、邕宁县知事、广西银行讲习所所长等职。1922年任西路讨贼军第三支队司令,率部与陈炯明叛军作战。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任广西国民党旅粤办事处主任。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北伐后,历任北伐军总政治部政治监察、安徽省电政管理局局长、山东省电政管理局局长。1936年后寓居上海。1947年任广西旅沪同乡会理事长,曾掩护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革命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控江中学教师、民革杨浦区委员会委员。常用老烈等笔名在上海《文汇报》等报刊发表文章。1961年受聘为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1962年任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解放后,还根据自己的亲历亲闻,写下了大量辛亥革命的历史资料,为我们正确、全面认识辛亥革命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其主要著作有:《同盟会在南宁的活动》、《履行广西同志会的成立及其斗争》、《孙中山先生名字别号考》、《收回北海底》、《镇南关起义回忆录》等。
全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