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谦(1876-1942)字易园,号阳复,安徽婺源(今江西)江湾人。早年就读于婺源紫阳书院,两年后受业于南京文正书院,为书院山长张骞所赏识。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张骞在南通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堂,江被邀共事,初任堂长,后任校长。1907年被安徽学界公推为安徽省教育会会长。1911年(宣统三年),随张骞看望下野后的袁世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任安徽省教育司司长。1913年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并任众议院议员。因精于文字音韵之学,由英文切音,发明阴阳声母通转规则,创设音标,为汉字注音字母的第一人。1914年8月,被韩国钧任命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任校长。1918年因疾辞职,推荐郭秉文继任校长。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建为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时,江谦被选为东南大学发起人和校董,并为校歌《大哉一诚天下动》的词作者。此后潜心研究佛教,倡净土宗,宣扬儒佛合一论,在婺源创设佛光社。1937年抗战爆发后,寓居通州海滨念佛讲教,旋迁居上海著书立说。1942年4月10日在沪病逝。著有《说音》、《两汉三十七人传略》等。
全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