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嗣绾(1762年5月2日-1821年8月23日,乾隆二十七年四月初九日-道光元年七月二十六日),字简之,又字芙初,号醇甫。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今属常州市)人1。刘于义之玄孙,武进西营刘氏第十五世。清朝翰林,政治人物,学者。专长诗、词、骈文。(清史列传作年六十岁,无卒年。此从补疑年录)少颖异,识量过人。早游京师,知名于时。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o八年)会试第一,卷进呈,帝道:“朕久知其名,可谓得士矣!”廷试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和平安雅,见义无不为。年五十九,丁母忧,以毁卒。嗣绾诗及骈体文,少作多明艳,中年则以沈博排募胜,晚更清遒骏迈,以快厉之笔,达幽隐之思。所著有《尚絅堂集》,《清史列传》行于世。 人物生平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甲寅恩科顺天乡试举人。 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会试会元。试卷进呈,嘉庆帝阅卷表示:“朕久知其名,可谓得士矣!”殿试位列第二甲第四十八名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 散馆,授编修。 以编修充任文颖馆纂修、国史馆纂修。敕授奉政大夫。 十九年(1814年),入消寒诗社。 道光元年,江苏魏爱轩中丞聘主东林讲席,掌东林书院。 道光元年(1821年),母虞友兰卒,因过度哀伤而病卒,年六十岁。葬于常州府城东门外定东乡上城夅。 性格和平安雅,见义勇为。精工诗、词、骈体文,少年时作品多明艳,中年则以沈博排募胜,晚更清遒骏迈,以快厉之笔,达幽隐之思。 以孙刘曾撰覃恩诰赠通奉大夫、盐运使衔补用道、湖南辰州知府。《锡金县志》有传。 个人作品 个人生活 妻室 子女 有一子、一继女。 师友
全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