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清·何凌汉

认证:清代书法官员

简介:

何凌汉(1772-1840)清大臣、书法家,字云门,号仙槎,道州(今湖南永州道县)东门乡东门村人。嘉庆十年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先后典广东、山东、福建、浙江、顺天府乡试;曾先后担任顺天府尹、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工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等朝廷要职;曾先后担任山东学政、浙江学政、经筵讲官等重要职务,为中华民族培养出了众多历史俊杰。 人物生平 年幼家贫,“夜不能具灯,恒燃松枝”读书。 16岁时,州试第一。 后在村里鹤鸣轩课徒为生。 清嘉庆六年(1801)以拔贡生入都应试,次年朝考一等,为吏部文选司京官。 十年考中乙丑科殿试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次年接家眷入京。 十二年任广东乡试副考官。 二十四年任福建乡试主考官擢祭酒。 道光二年(1822)又任山东乡试主考,并留督学政。 六年擢升为顺天府尹。 因执法严明,继授大理寺卿,仍兼顺天府尹。 十一年,署兵部右侍郎,授左副都御史;迁工部左侍郎兼管法堂事;署兵部左侍郎;任浙江乡试主考官, 留督学政, 十三年,调吏部右侍郎,仍兼顺天府尹。 十四年二月,调左都御史兼顺天府尹,赐紫禁城骑马。 同年十一月,晋升工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奉令勘察明陵,充经筵讲官。 次年又充任会试副总裁,教习庶吉士。 十六年,调任吏部尚书。 十九年又调任户部尚书,充任顺天府乡试副主考官。 这时长子何绍基爱任福建省乡试副主考官,父子同科,京师传为美谈。 服官40年,品行端正,办事谨慎。 “平生服膺许郑之学,而于宋儒之言性理者,亦持守甚力”,“以文章道德系中外望者数十年”。 任顺天府时,审理案件执法严明。 主持浙江乡试时,偕同督臣程祖洛查明山阴、会稽官绅幕撩联合舞弊案,受到道光皇帝的赞扬。 道光二十年二月病逝于京师,谥文安。 著有《云腴山房文集》。 家庭成员 长子:何绍基,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曾官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等职。 次子:何绍业,晚清书画家。曾官兵部员外郎。 三子:何绍祺,书画篆刻家。曾官至浙江道员。 四子:何绍京,书画篆刻家。曾湖北候选道员。 孙子:何庆涵(举人1821-1891)著名书法家、学者、官员 曾孙:何维朴,何绍基之孙,书画家。曾官江苏候补知府、上海浚浦局总办。 曾孙:何维栋(进士1852-1887),何绍业长孙,书画家、篆刻家。曾官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刑部主事。 曾孙:何维棣(举人1856-1913)书法家、学者、四川大学首任校长。 曾孙:何维畯(举人1856-不详)书法家、学者、政府官员。 曾孙:何维棅(约1853-1888年间)清末著名谜语家、学者 曾孙:何维构(不详)书画家、民国苏州驻军团长。 玄孙:何积祜(举人1880-1934)书画家、学者 玄孙:何积祉(不详)清末民国著名篆刻家、艺术家、学者 玄孙:何积烺(1884-1967)留日研究生、著名医学工作者 玄孙:何积熛(1903-1985)留学美国专家、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著名核工业专家 清史稿何凌汉 清史稿列传一百六十一u3000何凌汉 何凌汉,字仙槎,湖南道州人。 拔贡,考授吏部七品小京官。嘉庆十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大考二等,擢司业。累迁右庶子。典广东、福建乡试,留福建学政。令诸生自注诵习何经,据以考校,所取拔贡多朴学。 道光六年,授顺天府尹。京畿狱讼繁多,自立簿籍,每月按簿催结,无留狱。迁大理寺卿,仍署府尹。在任凡五年,历左副都御史、工部侍郎。典浙江乡试,留学政。命偕总督程祖洛按讯山阴、会稽绅幕书役句结舞弊,鞫实,请褫在籍按察使李澐职,馀犯军流有差。任未满,调吏部侍郎,召回京,兼管顺天府尹事。调户部,复调吏部,仍兼署户部侍郎。 御史那斯洪阿条陈地方官有钱粮处分,不准升调,及变通杂税,下部议。凌汉兼吏、户两部,驳之,谓:“理烦治剧,每难其人,若格以因公处分,必至以中平无过者迁就升调。且吏治与催科本非两事,未有因循良而帑藏空虚者,亦未有因贪浊而仓库充盈者,是在督抚为缺择人,不为人择缺,正不必徒事更张,转滋窒碍。”又谓:“地方各税,有落地杂税,及房屋典当等税,已极周密;至京师九门外有铺税,天津、新疆沿壕铺面有房租,因系官地、官房也。今欲尽天下之府、州、县仿照定税,则布帛菽粟民生日用所需,市侩将加价而取诸民以输官,水脚火耗,官又将取之於民;且闭歇无常,税额难定,有敛怨之名,无裕国之实。”前议遂寝。 十四年,擢左都御史,迁工部尚书,仍兼管府尹如故。累署吏部尚书。十七年,吏部因京察一等人员有先由御史改官者议驳。凌汉以不胜御史,非不胜外任者比,如此苛绳,有妨言路。御史改部之员,例准截取。至京察虽无明文,从前有御史降调保送员外郎者,援以请旨。因面奏现任大员花杰、吴荣光,皆曾由御史改降,遂奏俞允。 十九年,调户部尚书。四川总督宝兴请按粮津贴防边经费,议驳之,略谓:“川省地丁额徵六十六万,田赋之轻,甲於天下。现议按粮一两加津贴二两,百亩之家,不过出银三两,即得百万两,小民未必即苦输将。然较原课几增两倍,非藏富於民之义,军需藉资民力,尤不可率以为常。请於各省秋拨项下借拨百万两,以三十万为初设边防经费,馀或发商,或置田,所获息以四万为常年经费,二万提还借款,於防边恤民两有裨益。”诏允行。 是年,典顺天乡试。子绍基亦典试福建,父子同持文柄,时人荣之。 二十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安,赐祭葬。

全部展开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何凌汉
  • 英文名
  • 仙槎,雲門
  • 又名
    何凌漢
  • 别号
    雲膄山房
  • 谥号
    文安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时代
  • 出生时间
    1772年
  • 去世时间
    1840年
作品
清·何凌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