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画馆
陶瓷馆
热搜榜
搜全站
下载App
退出登录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或已过期
登录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或已过期
用户已注册
注册
注册代表同意
《用户协议》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或已过期
登录
新用户登陆即注册账号,登录即代表同意
《用户协议》
账号或密码错误
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明·刘正宗
认证:明代官员
简介:
明末清初大臣刘正宗(1594~1661),字可宗,号宪石,赐号中轩,明末清初大臣,世称“刘阁老”,山东安丘城里人。
生于书香门第,1625年(天启五年)县岁试第一,1627年(天启七年)8月乡试中举。
1628年(崇祯元年)3月中进士,历任真定府司理、翰林院编修、东宫讲读官、侍讲、礼部会试副主考。
1644年(清顺治元年)为暂避战乱,携眷南下金陵。翌年5月清兵破金陵后,携眷回归安丘故里。
个人生平
清兵定都北京后,启用明朝旧臣,他屡接诏书。于1646年(顺治三年)正月应诏到北京上任。历任内翰林国史院编修、礼部会试副主考官、侍讲学士、内翰林国史院侍讲学士、秘书院掌院学士、吏部右侍郎、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
1655年(顺治十二年)5月免去吏部尚书之职,回弘文院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不久调任秘书院大学士。
1657年(顺治十四年)一品考绩期满,升少傅兼太子太傅,诰授光禄大夫。翌年8月,清廷改院为阁,以少傅、文华殿大学士兼管礼部尚书之职,参谋朝廷机要事宜。对朝廷谠论,常为皇帝所采纳,其文章与诗词、歌赋尤为顺治所赏识,不仅是顺治帝言听计从的宠臣,也是文墨挚友。顺治帝晚年迷于佛学,他上疏劝谏,失去了顺治的信任。他的反对派乘机以打击同僚、贩买私盐等罪名上疏弹劾他,顺治帝将他调吏部铨叙部。
1660年(顺治十七年)3月20日,顺治当众宣读了弹劾他的奏疏,想让他承认错误,以图和解,他却暴跳如雷,竭力争辩。顺治大怒,将他置于法司,从宽免死,家产之半入旗,不许回籍,其亲朋故旧皆受株连。他从此一病不起,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12月20日辞世,寄厝于北京西直门外。
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康熙帝准其归葬。同年9月,刘氏亲族将其灵柩运回安丘城,重新安葬于城东北的刘氏祖茔内。
乾隆帝登基后,平反昭雪清初的冤假错案,认为他仕清以来清正耿介,政绩卓著,之所以被罢官削籍,是朝廷内派系斗争所致,无反清罪行,又是顺治帝亲政以来多年的宠臣和诗友,故于1737年(乾隆二年)正月降旨定他为顺治帝祀庙的配享。同年2月,又降诏恢复原职,诰授光禄大夫、少傅、大学士,其长辈俱受赠,晚辈皆得荫。
个人贡献
刘正宗博览群书,最工诗律,尤精五言古诗。他爱好书法,笔法秀妙无伦,顺治帝凡得著名书画,经他鉴别评定后才归御府收藏,常将所得名人字画和自己作的字画及亲笔题字赐给他,御府图书题跋也多出自他手。为显示荣耀,他于安丘城相府内特建“御墨楼”。著作有《逋斋诗集》、《御墨楼诗选》、《木天草》、《雪鸿斋草》等。诗集数卷。
全部展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刘正宗
英文名
又名
中軒,逋齋
字
可宗,憲石
别号
御墨樓
性别
男
国籍
中国
时代
明
出生时间
1594年
去世时间
1661年
作品
明·刘正宗
6
全部
[6]
未知
[6]
行草西苑柳絮诗
清
行书旧作诗
清
行书诗
清
行书五律诗
明
行书诗稿
清
行草诗
清
刘正宗行书自书诗轴
清
刘正宗行草书五律诗轴
明
行书赠野鹤诗
清
行书五律诗
清
楷书
明
行楷自书诗
清